系统聚类详解:基因表达谱分析的高效方法
需积分: 11 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3.65MB PDF 举报
系统聚类是一种在生物信息学领域广泛应用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在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中。它与传统的k-means聚类不同,通过构建树形结构来表示基因或实验条件之间的相似性,这种可视化特性使得系统聚类在理解复杂数据关系时更为直观。系统聚类的核心步骤包括计算所有元素间的距离矩阵,然后逐步合并最接近的元素或节点形成新的节点,直到所有元素在一个节点下,过程中形成了一棵树的结构。
系统聚类中的几种关键方法有:
1. 最短距离法(pairwise single):节点间的距离定义为两个节点最近样本间的距离,这种方法倾向于形成较细小的分支,每个分支代表一个紧密相关的子集。
2. 最长距离法(maximum):节点间的距离为两个节点最远样本间的距离,这可能导致较大的聚类,但更容易分离出远离其他节点的异常值。
3. 类平均法(average):节点间的距离基于所有样本对之间的平均距离,这种方法强调的是整体的平均特性。
4. 重心法(centroid linkage):节点间的距离是两个节点重心间的距离,重心是通过计算类别内所有元素的平均来确定的。重心法计算复杂度较高,因为需要多次迭代,且距离计算可能受Pearson相关系数归一化的影响。
在Bio.Cluster库中,SLINK算法被用于实现最短距离法,其优点是速度快且结果与传统方法一致,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然而,重心法的运行时间较长,且节点中心的计算依赖于原始数据,而非仅依据距离矩阵。
系统聚类的结果通常以树形结构展示,每个节点包含两个元素或子节点,用户可以通过Node类来处理和分析这些节点,关注元素融合、节点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在实际应用中,比如使用Biopython进行基因表达数据的分析,这种可视化工具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模式。
翻译成中文的Biopython教程,是一个由众多爱好者和使用者共同翻译的资源,它提供了从安装到高级功能的全面指导,适合生物信息学研究者使用。该教程由不同章节组成,每位翻译者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和兴趣进行翻译,旨在帮助用户掌握Biopython的使用。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用户可以参与错误修正,并在相关的QQ群组中交流问题和经验。
2023-12-26 上传
2024-06-02 上传
2023-10-26 上传
2023-08-27 上传
2023-07-24 上传
2023-04-01 上传
2023-05-01 上传
杨_明
- 粉丝: 78
- 资源: 3864
最新资源
- 正整数数组验证库:确保值符合正整数规则
- 系统移植工具集:镜像、工具链及其他必备软件包
- 掌握JavaScript加密技术:客户端加密核心要点
- AWS环境下Java应用的构建与优化指南
- Grav插件动态调整上传图像大小提高性能
- InversifyJS示例应用:演示OOP与依赖注入
- Laravel与Workerman构建PHP WebSocket即时通讯解决方案
- 前端开发利器:SPRjs快速粘合JavaScript文件脚本
- Windows平台RNNoise演示及编译方法说明
- GitHub Action实现站点自动化部署到网格环境
- Delphi实现磁盘容量检测与柱状图展示
- 亲测可用的简易微信抽奖小程序源码分享
- 如何利用JD抢单助手提升秒杀成功率
- 快速部署WordPress:使用Docker和generator-docker-wordpress
- 探索多功能计算器:日志记录与数据转换能力
- WearableSensing: 使用Java连接Zephyr Bioharness数据到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