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铅矿闪速熔炼热力学分析:温度与氧量影响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4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1.27MB PDF 举报
"硫化铅矿闪速熔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2011年)" 本文详细探讨了硫化铅矿闪速熔炼过程的热力学原理,旨在优化熔炼条件,提高铅的回收效率并减少环境污染。作者汪金良、张文海和张传福基于最小吉布斯自由能原理,构建了一个多相平衡的热力学模型,该模型涵盖了硫化铅矿在闪速炉中的熔炼过程。他们通过这个模型分析了熔炼温度(T)和吨矿氧量(VOVPTO)对熔炼产物——粗铅、炉渣和烟气中铅含量的影响。 研究发现,当硫化铅矿的输入量和成分固定时,增加熔炼温度和吨矿氧量可以有效地降低粗铅中的硫含量,使其达到0.1%(质量分数)或以下。然而,过高的吨矿氧量会导致炉渣中铅含量急剧上升,可能超过60%(质量分数),这不利于铅的高效回收。同时,铅在粗铅中的分配比例会降低到30%(质量分数)以下,这意味着更多的铅可能进入其他相。 烟气中的铅主要以硫化铅(PbS)的形式存在,其含量随着熔炼温度的升高和吨矿氧量的减小而增加。这种现象提示,控制合适的熔炼条件对于减少烟气中铅的排放至关重要,同时也影响到后续烟气净化的难度。 根据这些热力学分析结果,作者建议采用分区分步熔炼策略来操作闪速炉。首先,在氧化区,通过控制较低的熔炼温度制备低硫铅;然后,在还原区制造低铅渣,这样可以有效地分离铅元素,提高铅的直收率,并降低处理渣和烟气的复杂性。这一策略不仅关注铅的回收效率,还充分考虑了环保和经济性。 该研究对铅冶炼工艺的改进具有指导意义,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实现硫化铅矿高效、清洁的熔炼过程。其结论对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优化和环境保护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