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与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与时延分析

需积分: 34 4 下载量 15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3.36MB PPT 举报
"本资源主要围绕计算机网络中的分组交换网中的时延展开,结合《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一书中的相关内容,详细介绍了网络传输中的各种时延类型,包括传输时延、传播时延,同时也提到了节点处理和排队时延,并对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基础概念进行了概述,如协议、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的差异,以及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区别。" 在计算机网络中,时延是衡量数据传输效率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输时延**:当数据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时,首先要通过链路将数据转换成电信号。传输时延是数据分组的长度(L,以比特计)除以链路的带宽(R,以比特/秒计),即 L/R。这个时延反映了数据在链路上被发送所需的时间。 2. **传播时延**:数据在物理媒体中传播时,会因为距离(d)的存在而产生时延。传播时延等于物理链路的长度(d)除以信号在媒体中的传播速度(s,大约为2乘以10^8米/秒)。需要注意的是,传播速度与链路带宽(R)是完全不同的量级。 3. **节点处理时延**:数据在通过路由器或交换机时,需要进行解码、查找路由表、编码等操作,这个处理过程会产生一定时延。 4. **排队时延**:当多个数据包同时到达节点时,它们会在输出队列中等待处理,排队时延取决于网络的当前负载情况和路由器的处理能力。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基础概念还包括: - **因特网**是由数以百万计的互联计算设备组成的网络,包括主机、网络应用、通信链路(如光纤、铜缆、无线电和卫星)和路由器。它是一个松散的等级结构,由本地ISP、区域ISP和全球的路由器网络构成。 - **协议**是控制网络数据交换的规则,定义了报文格式、次序和动作,如TCP/IP、HTTP、FTP和PPP。 - **面向连接服务**(如TCP)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流控和拥塞控制,常用于HTTP、FTP、Telnet和SMTP等应用。 - **无连接服务**(如UDP)则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无流控和拥塞控制,适用于流媒体、电信会议、DNS和以太网电话等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 - **网络核心**由互联的路由器组成,数据通过分组交换的方式在网络中传输。分组交换相比电路交换(如电话网)更灵活,因为数据是以离散的分组发送,而不是持续占用一条专用电路。 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技术对于深入学习和理解计算机网络,特别是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分析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