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等时柱面极限环分支:纠正与个数确定

0 下载量 10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收藏 460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二维等时柱面(a two-dimensional isochronous cylinder)相关的极限环分支问题。作者李时敏和赵育林针对文献[J. Llibre, M. Teixeira, 2009]中的一个定理2进行了修正,这个定理涉及到系统的后继函数(displacement function),这是一个在研究动态系统中周期行为的关键概念,用于确定系统中稳定和不稳定的周期解附近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变化。 原论文中的定理2可能存在错误或者不完整,通过细致的分析和计算,两位作者指出了其中的缺陷,并给出了正确的处理方法。他们对三维微分方程系统(1)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系统由三个变量x、y和z组成,受ε(小参数)影响,其项包括多项式函数P(x,y,z)、Q(x,y,z)和R(x,y,z)。这些多项式函数定义了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作者们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系统从中心的周期环域(periodic orbit around the isochronous center)出发可能产生的极限环(limit cycle)的数量。这里的“等时中心”(isochronous center)是指系统中具有特殊性质的平衡点,对于这类中心,系统在小参数作用下通常表现出丰富的动力学行为,包括周期环和极限环的形成和消失。 他们的工作不仅纠正了前人理论中的不足,还提供了关于系统中极限环出现的确切数量估计,这对于理解这类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至关重要。为了得出这一结果,作者们运用了平均法(averaging method),这是一种在处理包含小参数的微分方程时常用的近似技术,通过将快变变量和慢变变量分离,简化系统的复杂性,从而揭示隐藏的动力学结构。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深化了对二维等时柱面系统动态特性的理解,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更为精确的理论工具和技术指导,特别是在极限环形成和分支方面的研究。此外,它也为数值模拟和实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有助于改进或优化相关领域的控制系统设计。通过关键词“极限环”、“周期环域”、“等时中心”和“平均法”,可以进一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焦点和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