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实现单片空间后方交会算法

需积分: 25 10 下载量 14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6 2 收藏 199KB PDF 举报
"这篇资源是关于使用MATLAB进行单项空间后方交会计算的课程设计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MATLAB解决空间后方交会问题,包括计算原理、算法流程、源程序以及计算结果和分析。" 空间后方交会是摄影测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从地面控制点的坐标和像点坐标反向解算摄影机的外方位元素。在本报告中,作者以一个具体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在MATLAB环境下执行这一过程。 计算原理主要基于摄影测量的共线方程,这是一组描述影像投影与地球表面实际点之间关系的数学方程。在给定像点坐标和地面控制点坐标的情况下,可以解算出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包括摄影机的三个姿态参数(旋转角)和三个位置参数(X、Y、Z)。报告中提到,初始的外方位元素可以通过像点坐标和地面坐标计算得到,Z值需取四个坐标值的平均值加上主距f乘以一个常数m。 算法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读取.txt文件中的四对像点坐标和地面坐标数据。 2. 计算初始的外方位元素预设值。 3. 定义旋转矩阵R,用于描述摄影机的旋转状态。 4. 组成系数矩阵A和向量l,进行间接平差计算。 5. 通过A1=inv(A'*A)*A'*l计算改正数。 6. 检查改正数的精度,如果不满足要求,则迭代计算,直至达到预设的精度标准。 7. 输出最终的外方位元素。 源程序由两个MATLAB文件构成:主文件(dushu.m)和求解改正数的函数文件。主文件负责读取数据、初始化和调用求解函数,而求解函数则实现具体的计算逻辑,包括矩阵运算和迭代求解。 这个课程设计的计算结果和分析部分可能包括了计算得到的外方位元素的具体数值,以及这些数值与预期或理论值的比较,从而评估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心得体会可能涵盖了作者在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对MATLAB在矩阵运算方面的优势的认识。 总结来说,这篇报告提供了一个实例,演示了如何利用MATLAB进行空间后方交会计算,这对于理解和实践摄影测量中的这一核心概念非常有帮助。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并掌握MATLAB在处理这类问题时的强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