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爬虫:JS逆向解析实战——顺序验证与请求头理解
版权申诉
17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8
收藏 1.97MB PDF 举报
在Python爬虫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了"猿人学第三题"关于请求顺序验证和请求头验证的问题。该题主要围绕一个JavaScript逆向工程的挑战展开,目标是理解并处理动态加载的数据接口。首先,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目标网站的数据接口可能隐藏在看似无害的`3`和`3?page=xx`结构中,但实际接口参数仅包含一个名为`sessionid`的cookie。
在尝试获取数据时,未带cookie的请求返回了JavaScript代码,而不是预期的JSON数据。这表明该接口依赖于客户端生成的sessionid进行身份验证。在带上cookie后,依然得到相同的结果,即执行了一段内嵌在返回内容中的JavaScript代码。代码经过格式化后,可以看到它包含了复杂的字符串操作,如变量替换、数组操作、函数定义等,这些都是用于动态加载或者加密数据的过程。
题目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析这段JavaScript代码,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字符串处理**:观察到的`@*$/,"`.split("@")操作可能是为了去除特定字符或分割字符串,以便后续处理。
2. **变量初始化**:变量`x`和`y`的定义,以及`1LN=22(){...}`这部分可能对应着一个函数或事件处理程序,用来处理用户的交互或者服务器响应。
3. **编码与解码**:字符串中的`encodeURIComponent`和`decodeURIComponent`可能涉及到URL编码和解码,这是常见于前端发送请求时对特殊字符的处理。
4. **路径和事件监听**:`@Path@@@@f@if@@`和`@addEventListener`等关键词可能涉及到路径匹配和事件监听,说明这段代码可能在响应特定事件(如DOMContentLoaded)时执行。
5. **状态判断与错误处理**:`try`和`catch`块暗示可能存在条件判断和错误处理机制,确保在执行过程中能够应对异常情况。
6. **请求重定向**:`setTimeout`和`replace`的使用可能涉及延迟请求或替换页面内的某个元素内容,这可能与页面的刷新或跳转有关。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JavaScript的动态逻辑,特别是如何将这段代码与实际的网络请求过程关联起来。可能需要结合Fiddler或者类似工具来抓包分析,查看实际发出的HTTP请求和响应,同时利用Python的requests库模拟这些请求,并逐步调试和解读返回的响应,才能解开请求顺序验证和请求头验证的谜团。这不仅锻炼了逆向工程的技能,也加深了对HTTP协议和前后端交互的理解。
374 浏览量
349 浏览量
408 浏览量
2968 浏览量
190 浏览量
408 浏览量
583 浏览量
一诺网络技术
- 粉丝: 0
- 资源: 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