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LC、HDLC与ADCCP:面向比特的同步通信协议数据格式详解

需积分: 10 2 下载量 14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166KB PPT 举报
面向比特的同步通信协议的数据格式是串行通信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它属于一种内同步方式的协议设计,特别适用于长距离通信,如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与周边设备间的交互。这些协议包括IBM的SDLC(Synchronous Data Link Control)、ISO的HDLC(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和ANSI的ADCCP(Advanced Data Communications Control Procedure)。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不依赖特定字符作为帧的起始和结束标志,而是通过预定义的位组合模式实现同步。 1. **帧格式**: 面向比特的协议以数据帧的形式传输,帧可以包含任意二进制位,帧的结构并不固定,而是通过协议规定的方式进行同步。帧的开始和结束由固定的位模式决定,这使得数据传输更加灵活,适应各种数据类型。 2. **串行传输过程**: 串行通信的核心是逐位的传输,发送端将并行数据按位顺序排列后发送,接收端则逐个接收并重组。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并-串(parallel-to-serial,即串行化)和串-并(serial-to-parallel,即并行化)转换,通常以字节为单位进行。 3. **控制流的重要性**: 数据流和控制流是串行通信的关键组成部分,控制流不仅负责数据的组装,还用于检测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 **协议约定**: 通信双方需要事先就数据格式达成一致,即串行通信协议,这是保证数据在不同设备间能准确无误传输的基础。这些协议定义了数据的位同步、帧同步、错误检测和纠正等机制。 5. **工作模式**: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是串行通信的三种基本工作模式: - 单工:数据只能单向传输。 - 半双工:双向通信,但一次只能单向传输,即发送和接收不能同时进行。 - 全双工:真正的双向通信,数据可以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 6. **应用广泛**: 串行通信由于其简洁的信号线需求、易于远距离传输和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如电话线)等特点,在现代通信网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不仅用于计算机网络,也在计算机与周边设备间建立了紧密联系。 7. **标准接口**: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如RS-232、RS-485、USB等被广泛应用,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总结来说,面向比特的同步通信协议的数据格式是串行通信的核心要素,它通过定义帧结构、控制流和工作模式,实现了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基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