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移植与S3C2410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下载需积分: 15 | PDF格式 | 735KB |
更新于2024-10-28
| 168 浏览量 | 举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在Linux 2.6.33内核下移植S3C2410以及建立交叉编译环境,作者为胡峰,属于嵌入式助理工程师的工作分享。同时,作者表达了对嵌入式开发工作的兴趣,并提供了联系方式。文中提到了所需的软件和工具,包括虚拟机、GIMP、FlashFXP、Linux内核版本、root移植文件和两种不同的ARM交叉编译器。文章详细阐述了搭建交叉编译环境和vivi移植的步骤。"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ARM程序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对于基于S3C2410这样的微处理器。这个过程通常涉及以下方面:
1. **交叉编译环境**:由于目标平台(如S3C2410)往往不具备足够的资源运行完整的开发工具链,因此需要在宿主机(如Linux虚拟机)上搭建交叉编译环境。在这个例子中,作者提到了`arm-linux-gcc-3.4.1`和`armv4l-tools-2.95.2`两个交叉编译器,它们分别用于不同目的的编译。交叉编译器的安装包括解压缩文件并设置环境变量,确保编译器路径添加到`PATH`中。
2. **Linux内核移植**:移植2.6.33内核到S3C2410板子上,需要根据目标硬件调整内核配置,使其适应特定的硬件特性。这可能包括修改Makefile文件,设置正确的架构和交叉编译器前缀。
3. **Vivi移植**:Vivi是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内核,用于教学和实验目的。在移植Vivi时,需要修改其Makefile,确保交叉编译器路径正确。此外,还可能需要根据目标设备的存储器管理单元(MTD)分区来定制配置。
4. **其他工具**:GIMP用于处理logo画面,FlashFXP用于文件传输,而虚拟机和共享工具(如wmwareworkstation)则为开发提供了一个隔离的开发环境。
5. **工作机会**:作者提到正在寻找嵌入式开发工作,并给出了联系方式,显示了个人在该领域的专业性和兴趣。
通过以上步骤,开发者能够创建一个能够编译针对S3C2410的代码的环境,并将简单的操作系统或内核移植到该硬件平台上。这是一个典型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对于理解硬件与软件的交互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
![filetype](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10720083606.png)
![filetype](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833.png)
![filetype](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30.png)
![filetype](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55.png)
![filetype](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10720083606.png)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a10c4b4cd04b436eae255db764bf28de_fangbang.jpg!1)
fangbang
- 粉丝: 3
最新资源
- 嵌入式Linux:GUI编程入门与设备驱动开发详解
- iBATIS 2.0开发指南:SQL Maps详解与升级
- Log4J详解:组件、配置与关键操作
- 掌握MIDP与MSA手机编程实战指南
- 数据库设计: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与DSDLC
- 微软工作流基础教程:2007年3月版
- Oracle PL/SQL语言第四版袖珍参考手册
- F#基础教程 - Robert Pickering著
- Java集合框架深度解析:Collection与Map接口
- C#编程:时间处理与字符串操作实用技巧
- C#编程规范:Pascal与Camel大小写的使用
- Linux环境下Oracle与WebLogic的配置及J2EE应用服务搭建
- Oracle数据库完整卸载指南
- 精通Google Guice:轻量级依赖注入框架实战
- SQL Server与Oracle:价格、性能及平台对比分析
- 二维数据可视化:等值带彩色填充算法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