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暴雨湿位涡中尺度分析:数值模拟与诊断

需积分: 12 0 下载量 19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436KB PDF 举报
"三场暴雨中湿位涡的中尺度分析 (2007年) - 山东暴雨事件的数值模拟与湿位涡理论诊断" 本文深入探讨了湿位涡在中尺度暴雨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2007年发生在山东的三场不同影响系统引起的暴雨事件进行中尺度数值模拟。利用的是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型MM5v3.6,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能够详尽地捕捉到暴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特征。湿位涡理论在此起到了关键的诊断作用。 湿位涡是大气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结合了大气的动力、热力和水汽性质,特别是在暴雨等剧烈天气现象中,湿位涡的变化往往预示着上升运动的加强和降水的形成。文章指出,这三场暴雨均发生在θse(饱和等熵位温)陡峭区域附近。θse面的陡立会导致湿斜压涡度的发展,这种发展有利于空气上升运动的显著增强,进而引发强降水。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暴雨主要集中在850 hPa等压面上的MPV1(主湿位涡)负值区和MPV2(次湿位涡)正值区等值线密集的地方。MPV1和MPV2是湿位涡的两个关键指标,它们的分布和变化可以揭示大气中对流活动的动态。在这些区域,湿位涡的强烈活动与对流不稳定相互作用,促使降水中心位于MPV1负值中心前部的对流不稳定区内,这是暴雨发生的重要标志。 文章引用了陶诗言的观点,强调了低空流场的辐合、垂直运动的迅速发展以及气旋性垂直涡度的增加与大暴雨的关联。尽管暴雨的成因复杂,但湿位涡作为诊断工具,能有效地揭示其动力学特征。吴国雄等人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湿位涡在饱和湿空气中的守恒特性,湿位涡分析对于理解暴雨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比分析这三场不同影响系统的暴雨,作者展示了湿位涡在不同天气系统中的演变特征,从而为中尺度湿位涡的演变性质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为山东地区的暴雨预测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支持。这项工作突显了湿位涡分析在暴雨预报和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提升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预警能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