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任务对来源记忆的影响:ERP研究揭示神经机制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2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收藏 459KB PDF 举报
"编码任务对来源记忆的影响: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梁九清,韩好川,郭春彦。本研究通过ERPs技术分析了不同编码任务对来源记忆的效应及其神经基础。在实验中,参与者执行匹配判断任务和大小判断任务,随后进行来源记忆测试。结果显示,匹配判断任务在记忆表现上优于大小判断任务,特别是在‘项目旧/背景旧’和‘部分旧’条件下的正确率和反应时。ERPs分析揭示,两种编码任务的新旧效应在特定时间窗口内有明显差异,且匹配判断任务在后部顶区及晚期前额皮层显示出更强的新旧效应。这表明编码任务对来源记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些脑区,而晚期前额皮层的新旧效应不受任务难度影响。" 这篇论文探讨了编码过程中的任务类型如何影响长期记忆的来源记忆,即记忆信息的来源或上下文。来源记忆是记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帮助我们区分不同情境下获取的信息。研究采用了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这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脑电图方法,能实时记录大脑对特定刺激的电生理反应。 实验设计包括两个编码任务:匹配判断和大小判断。前者需要比较两个项目的匹配性,后者则要求判断项目的大小。结果发现,匹配判断任务在学习阶段耗时较长,但在后续的记忆测试中表现出更好的来源记忆效果。这可能是因为匹配判断任务要求更高的注意力和深度编码,从而增强了信息的可记忆性。 在行为数据上,匹配判断任务在“项目旧/背景旧”和“部分旧”的条件下,正确率和反应时均优于大小判断任务。这暗示了在处理复杂任务时,大脑可能会更有效地编码和检索信息的来源。 ERPs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效应的神经基础。在200~700ms的时间窗口内,两种编码任务的新旧效应广泛分布在头皮上,而在700~1100ms,特别是前额皮层区域,这种效应达到峰值。匹配判断任务的新旧效应在600~700ms的FPZ电极和700~800ms的PZ、P4电极更为显著,这表明后部顶区在来源记忆中起关键作用。此外,晚期前额皮层的新旧效应并未因任务难度的增加而减弱,显示了这一脑区在记忆提取中的稳定性。 这项研究提供了实验证据,证明编码任务的性质可以显著影响来源记忆,而且这种影响可能主要通过特定脑区的活动来实现。这对于理解记忆过程、优化教育和认知训练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即探索如何通过调整编码任务来增强记忆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