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驱动的交互式异常行为识别:一种73%准确率新方法

4 下载量 1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9 收藏 1.8MB PDF 举报
在当前的智能安防领域,异常行为识别是关键技术之一,它对于保障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研究方法往往局限于识别简单的行为模式,难以应对复杂行为的精确识别,这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广泛应用,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利用这种强大的工具来解决这一难题。 基于神经网络的交互式异常行为识别研究,如关百胜等人在2018年的电子设计工程期刊上所提出的,正是针对这一挑战展开的。该研究关注的是监控视频中的交互式行为,即涉及两个或多个个体之间的互动行为,如交谈、合作或冲突。传统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分类算法对于复杂的交互行为识别表现不足,因为它们可能无法捕捉到行为细节和动态变化。 研究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对视频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背景减除算法消除静态背景干扰,使模型专注于人物和动作的动态变化。接着,采用深度学习技术,比如卷积神经网络(CNN)或者循环神经网络(RNN),对经过处理的数据进行训练。这些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自动学习并提取出交互行为的高级特征,这在传统的特征工程中往往需要人工设计。 训练过程中,研究人员会构建一个大规模的标注数据集,包含正常行为和各类交互式异常行为的样本,以便模型能够在大量的输入数据中学习区分模式。通过反向传播算法优化模型参数,使其能够准确地将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区分开来。在测试阶段,研究者会对模型的识别性能进行评估,如准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等指标,以衡量其在实际场景中的效果。 在关百胜等人的研究中,他们实现了73%的识别准确率,这是一个显著的进步,表明深度学习方法在交互式异常行为识别上具有潜力。然而,尽管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仍存在提升空间,例如提高对不同类型交互行为的识别鲁棒性、处理多角度和多环境条件下的复杂场景,以及降低误报率等问题。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探索如何优化神经网络架构和训练策略,以实现更高效、更精确的异常行为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