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聚类法提升水系水质评价效率

0 下载量 16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6 收藏 229KB PDF 举报
模糊聚类在水系水质评价中的应用是一篇由曹俊撰写的首发论文,发表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理学院,探讨了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我国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对水系的整体质量评估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传统的方法可能缺乏效率和准确性,研究者提出了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聚类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文章首先指出,长期以来,缺乏一种简便且有效的方式来全面评估一个水系的水质状况,这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决策。模糊聚类分析作为一种统计学工具,通过量化样本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能够更好地捕捉到水系中不同水质类别之间的复杂关系。 2006年的数据显示,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处于中度污染状态,其中各类别的水质比例反映了污染的严重程度,如Ⅰ~Ⅲ类水质占比40%,Ⅳ、Ⅴ类和劣Ⅴ类分别占32%和28%,主要污染物包括高锰酸盐、氨氮和石油等。这些数据强调了水质评价方法的必要性。 模糊等价关系是模糊聚类分析的核心概念,它不仅要求自反性、对称性,还具备传递性,确保了分类的合理性。模糊相容关系进一步定义了这种关系的兼容性,而模糊关系的传递闭包则用于构建模型,确保了评价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模型建立部分,作者首先介绍了等价关系的基本理论,并解释了如何运用模糊聚类方法来划分样本,然后引入模糊相似度理论来确定水系总体水质的评价标准。具体步骤包括通过模糊等价关系划分水系中水质类别,再依据模糊相似度计算得出各类别之间的关系权重,从而形成对整个水系水质的综合评价。 总结来说,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水质评价方法,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来量化水系中不同水质的关联性,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这种方法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对维护水环境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