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T)引力下的白矮星平衡构型探讨:超越传统重力理论

0 下载量 14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813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f(R, T)引力理论框架下的白矮星的恒星平衡构型。这种引力理论是对传统广义相对论(GR)的一种扩展,考虑了Ricci标量R和能量动量张量T的非线性耦合。具体来说,研究者采用了一个特定的形式f(R, T) = R + 2ΔT,其中Δ是一个常数,这使得他们能够推导出该理论下的静水力平衡方程。 在研究过程中,作者计算并分析了白矮星的关键物理特性,如质量、半径、压力和能量密度,这些属性随参数Δ的变化而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当Δ取负值时,模型预测了更大的白矮星质量上限,这个极限超过了钱德拉塞卡极限,这是GR中白矮星最大质量的经典界限。同时,与标准GR结果相比,f(R, T)理论中的白矮星半径会有所增大,而中心密度则降低,这表明其对星体结构的影响独特。 相比于传统的GR,f(R, T)理论对白矮星形态的主要影响体现在半径的增大上,这可能暗示着在引力作用上存在额外的修正。通过将理论预测与实际观测到的大量白矮星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人员设定了一个参数α的下限,即α > -3×10^-4,这为理论与观测的一致性提供了约束。 这篇文章发表于《欧洲物理杂志C》(Eur. Phys. J. C) 2017年,是一篇开放获取的研究,由来自巴西、意大利和秘鲁的多个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共同完成。他们的工作不仅深化了对白矮星物理学的理解,也为引力理论的拓展提供了实验证据。整个研究过程包括理论建模、数值计算以及与现实观测数据的比较,展示了f(R, T)引力对天体物理学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