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理论重点:数据模型、事务处理与并发控制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3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3 1 收藏 1.65MB DOC 举报
"南京晓庄数据库期末复习资料,包含论述题答案,重点涵盖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模型、数据库设计过程、并发控制和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等内容。" 数据库系统是管理和存储数据的软件系统,它包括数据库(DataBase, DB)、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 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系统则包含了数据库、硬件、软件以及相关人员,它提供数据的存储、检索、更新和管理等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负责实现数据模型,执行数据操作,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用于抽象和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数据模型的作用在于简化复杂性,提供一种通用的语言来描述数据,使得数据的组织和处理更加直观。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数据结构描述了数据的组织方式,数据操作指定了可以对数据执行的操作,而数据约束则是数据之间的规则和限制。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更高级别的数据组织、管理和访问机制。文件系统以文件为单位组织数据,而数据库系统通过数据模型将数据组织成逻辑结构,支持更复杂的查询和事务处理。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包括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两级映象则是外模式/模式映象和模式/内模式映象。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实现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允许用户独立于数据的物理存储和内部结构进行操作。 关系模型是数据库中最常见的一种模型,其核心是关系,即二维表格。关系模型支持选择、投影、笛卡尔积和各种类型的连接运算。关系模式描述了表的结构,候选键是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组合,外键用于关联不同表。关系的模式、内模式和外模式分别对应逻辑结构、物理存储和用户视图。视图是基于一个或多个表的虚拟表,提供数据的不同视角,优点在于可以隐藏复杂性,增强安全性。 数据库设计通常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和实施等阶段。需求分析阶段主要调查用户的需求和业务流程;逻辑设计涉及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式,遵循范式理论进行规范化设计,以消除冗余和异常;物理设计则考虑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效率。 并发操作可能导致的问题包括数据不一致、死锁和丢失更新等。DBMS通过并发控制机制,如锁协议,来确保事务的ACID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保证并发操作的正确性。 数据库中的锁类型包括共享锁(读锁)和排他锁(写锁),它们分别用于读取和修改数据。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技术特点。 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和操作数据库至关重要,它们不仅适用于学术考试,也是实际数据库管理和开发工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