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排序算法实现与详解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需积分: 9 5 下载量 3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5 收藏 6KB TXT 举报
"希尔排序是一种基于插入排序的算法,通过设定间隔序列(也称为增量序列)来改进排序效率。此代码实现了一个希尔排序的类,包括初始化、删除、赋值、输出以及计算间隔序列和执行希尔排序的方法。" 希尔排序(Shell Sort)是哈罗德·希尔在1959年提出的一种排序算法,它是插入排序的一种更高效的改进版本。它通过将待排序的元素按照一定的间隔分组,然后对每组进行插入排序,随着间隔逐渐减小,直到间隔为1时,所有元素都在同一组内,此时进行最后一次插入排序,从而完成整个排序过程。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ShellSort`的类,该类包含以下成员函数: 1. `Size(int n)`: 这个函数用于初始化数组`pnum`,存储待排序的元素,同时设置最大值`max`和行数`row`为0。 2. `Delete()`: 删除分配的内存,释放`pnum`和`d`数组。 3. `Value(int* value, int n)`: 将输入的`value`数组复制到`pnum`中,用于存储待排序的元素。 4. `Output(int n)`: 输出排序后的数组`pnum`,方便查看结果。 5. `DValue(int n)`: 计算间隔序列`d[]`。这个函数根据给定的元素数量`n`计算一个增量序列,初始值为`n`,每次除以2,直到1为止,返回增量序列的长度`flag`,并存储增量序列到`d[]`。 6. `Shellsort(int n, int numOfD)`: 实现希尔排序的主要逻辑。首先遍历增量序列,对于每个增量`gap`,执行缩小间隔的插入排序。这个过程中,使用了两个嵌套循环,外层循环控制增量,内层循环执行插入排序。 希尔排序的核心在于如何选择间隔序列,这里的`DValue`函数采用的是Hibbard增量序列,即2的幂次递减。实际应用中,有多种不同的增量序列可以选择,如Hibbard、Sedgewick、Knuth等,不同序列对排序性能的影响有所不同。 希尔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增量序列的选择,最坏情况下可以达到O(n^2),但在平均情况下可以达到O(n^1.5),因此它在处理大数据集时通常比简单的插入排序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