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掺杂ZnO纳米薄膜:溶胶-凝胶法制备与性能研究

0 下载量 2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8 收藏 499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i掺杂的ZnO纳米薄膜,并探讨了薄膜厚度对其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这些薄膜呈现出c轴优先生长的六角纤锌矿结构,且薄膜的物理性质随着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溶胶-凝胶法制备Li掺杂ZnO纳米薄膜的过程中,首先,溶胶-凝胶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它通过将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溶胶,随后经过老化和热处理形成凝胶,最终烧结成所需结构的薄膜。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掺杂和大面积涂覆等优点。 文章指出,ZnO:Li薄膜的微观结构由具有c轴取向的六角纤锌矿结构的ZnO晶体构成,这种结构对于提升材料的光学和电学性能至关重要。纤锌矿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共价键合的半导体结构,其c轴方向的晶格参数较大,有利于载流子的传输。晶体粒径的变化与薄膜厚度有关,随着厚度的增加,粒径先增大后减小,这可能与沉积过程中晶体生长动力学和成核密度的变化有关。 薄膜的方阻是衡量其电性能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方阻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薄膜达到6层时,方阻达到最低值,这可能是由于在一定厚度范围内,薄膜的导电路径增多,降低了电阻;而过厚的薄膜可能导致内部电荷传输的阻碍增加,从而增加电阻。 在光学性能方面,所有的ZnO:Li薄膜都是透明的,平均透光率在可见光区域超过80%,这使得它们适用于透明导电涂层或者光电器件。同时,薄膜表现出强烈的紫外、绿光和微弱的蓝光发射特性,这些发光特性可能源于ZnO的缺陷能级和Li掺杂的影响。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三种发光峰强度增强,这可能与缺陷浓度和量子限制效应的变化有关。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Li掺杂ZnO纳米薄膜展示了良好的光电性能,其结构和性能受薄膜厚度显著影响。这种掺杂策略可以调控ZnO薄膜的电荷传输特性和光学性质,为设计和优化高性能的光电子器件提供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