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硅微晶影响Er掺杂SiO2薄膜光致与电致发光研究

0 下载量 5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30 收藏 237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研究了纳米硅微晶对Er离子掺杂的SiO2薄膜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质的影响。通过Er和硅离子共注入热氧化SiO2薄膜,制备出含有纳米硅微晶的发光薄膜,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ITO/SiON/Si-rich SiO2:Er/Si MOS结构的电致发光器件。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纳米硅微晶密度的增加,Er离子在1.54μm处的红外光致发光强度增强,表明纳米硅微晶能够敏化Er离子的光致发光效果。然而,在电致发光方面,纳米硅微晶数量的增加导致SiO2薄膜中的电子俘获陷阱增多,进而使电子隧穿现象增加,减少了过热电子的数量和平均能量,从而降低了Er离子的电致发光效率。" 这篇研究论文探讨了纳米硅微晶在Er离子掺杂的SiO2薄膜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过程中的不同效应。Er离子被用于掺杂SiO2薄膜,因为它们在特定波长(如1.54μm)下具有强烈的光发射,这在光纤通信和光学传感器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通过Er和硅离子的共同注入,研究人员能够控制纳米硅微晶在薄膜中的分布,以研究其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硅微晶的增加对Er离子的光致发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纳米硅微晶的存在为Er离子提供了更有效的能量转移途径,增强了Er离子吸收并再发出1.54μm红外光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光致发光的效率。这一发现对于提高光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效率具有潜在价值。 然而,当涉及到电致发光时,情况有所不同。电致发光是通过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来实现的,而纳米硅微晶的增多会引入更多的电子俘获陷阱。这些陷阱捕获电子,减少了可用于与Er离子碰撞并激发发光的过热电子数量,从而降低了电致发光效率。这表明在设计和优化基于Er离子掺杂的电致发光器件时,必须考虑纳米硅微晶密度的平衡,以防止其对器件性能的负面影响。 总结起来,这项研究揭示了纳米硅微晶在Er离子掺杂SiO2薄膜中的双面性:它既可以敏化光致发光,也可以降低电致发光效率。这对于理解和改进基于这类材料的光电设备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未来开发高性能的光电器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这项工作也提醒我们,在考虑材料性能优化时,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掺杂元素、纳米结构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载流子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