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中继协议详解:从历史到应用

需积分: 50 5 下载量 8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1 收藏 135KB PDF 举报
"网络连接技术帧中继协议" 帧中继是一种网络连接技术,源于20世纪80年代,旨在提供一种简化数据单元传输和交换的快速分组交换服务。它在数据链路层操作,旨在提高通信效率,尤其是在广域网(WAN)环境中。该技术是在分组交换技术成熟、数字和光纤传输线路普及以及用户设备智能化的背景下产生的。 帧中继的核心特点是简化了传统X.25协议的复杂性,减少了控制信息的交换,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它通过永久虚电路(PVC)进行通信,这意味着在建立连接后,数据可以在两个端点之间持续流动,无需每次传输都建立新的连接。这使得帧中继适合于那些需要稳定带宽且流量可预测的业务。 帧中继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件和协议: 1. 帧中继帧格式:帧中继的数据单元称为“帧”,其结构比PPP或HDLC等协议更为简单,包含一个头部和数据负载。头部包含了地址字段,用于标识接收方。 2. 封装协议:主要有两种封装方式,即IETF封装和CISCO封装。这些封装协议定义了如何将各种网络层协议(如IP)的数据包转换为帧中继帧进行传输。 3. LMI(Link Management Interface)协议:LMI是帧中继网络中监控PVC状态和配置信息的重要协议。它提供了PVC的状态报告,如是否在线、带宽使用情况等。 4. InARP(In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协议:InARP用于在帧中继网络中解决地址解析问题,允许设备找到PVC的物理地址,以便正确地转发数据。 帧中继技术的主要特点包括: - 高速:由于去除了复杂的错误检测和重传机制,帧中继能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 灵活性:可以动态调整带宽,适应变化的网络需求。 - 成本效益:相比于X.25,帧中继减少了控制开销,降低了运营成本。 帧中继在发展初期主要由AT&T推动,并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由国际电信联盟(ITU-T)、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ANSI)以及帧中继论坛等组织制定了相关标准。虽然现在已经被更现代的技术如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和IP-over-DSL所取代,但帧中继在当时是企业网络和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中的重要技术,对于理解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