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RFID读卡程序实现与解析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14 98 下载量 14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01 4 收藏 16KB TXT 举报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单片机中实现RFID读卡程序,重点讨论125kHz RFID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硬件连接和数据通信协议。我们将使用AT89S52作为微控制器(MCU),该控制器常用于CS-III开发板上。" 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系统中,读卡程序是关键组成部分,它允许单片机读取并处理RFID标签上的数据。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关注的是125kHz频段的RFID技术,这通常用于低频(LF)RFID应用,例如门禁控制、物品追踪等。125kHz的RFID系统通常由一个基站(读卡器)和应答器(非接触ID卡)组成。 我们选用的微控制器是AT89S52,这是一种基于8051内核的8位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设计。在CS-III开发板上,MCU与RFID模块之间的连接包括电源(VCC)、接地(GND)、数据线(DATA)和可能的其他控制线,如选通线(CS)等。这些接口确保了单片机能够正确地读取和解析RFID标签发送的数据。 RFID数据通信协议在不同的系统中可能有所不同,但常见的包括NRZ(Non-Return-to-Zero)和曼彻斯特编码(Manchester Encoding)。NRZ是最简单的编码方式,其中0和1分别表示高低电平,但这种编码不包含时钟信息,易受噪声影响。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往往采用曼彻斯特编码,它在每个比特的中间改变电平,同时包含了时钟信息,使得数据传输更加可靠。 在实际的RFID读卡程序中,数据的读取和解析是关键步骤。首先,单片机会通过DATA线接收125kHz RFID标签发送的1.2伏特的模拟信号。这个信号经过模数转换(ADC)变为数字信号,然后根据预定义的协议(如NRZ或曼彻斯特编码)解码。解码后,单片机可以获取到标签的ID信息,通常是一个由多个字节组成的序列。 在ID的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位反转、校验和计算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例如,将64位的原始数据转换成128位的格式,可能涉及校验位的添加。此外,为了安全考虑,有时还会对ID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比如使用特定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异或操作,形成有效的数据块。 在程序实现上,一般会有一个专门的函数(如`IC_Read`)来处理RFID的读取操作。这个函数会负责初始化相关硬件、捕获数据、解码数据,并将有效数据存储在一个数组(如`effectdata[5]`)中。最后,主程序(`main`)会调用这个函数,并根据读取到的数据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 总结来说,实现单片机RFID读卡程序涉及到RFID系统的硬件接口设计、数据通信协议的理解和实现,以及数据处理和安全性的考虑。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能帮助开发者构建稳定、可靠的RFID读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