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东北部帕拉-马拉尼郝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模式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0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398KB PDF 举报
"巴西东北部帕拉—马拉尼郝盆地的构造特征与成藏规律 (2014年)",这篇论文详细探讨了巴西东北部帕拉—马拉尼郝盆地的地质构造及其对油气藏形成的影响。通过对地震剖面的解析和现有油气藏的分析,作者揭示了该地区的构造特征、构造演化历程以及石油地质特性,并总结了油气成藏的规律。 帕拉—马拉尼郝盆地被划分为四个主要的二级构造单元:Marajo地块、Para-Maranhao台地、Ilha de Santana台地和Deep Sea次盆。这些构造单元反映了盆地的复杂性,其中每个单元都有独特的地质背景和沉积历史。该盆地属于被动大陆边缘型,其构造演化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裂谷期、过渡期和漂移期,这些阶段塑造了盆地的多样沉积环境和岩石类型。 在成藏规律方面,论文指出,Deep Sea次盆的浅水区,早白垩世Caju群的页岩和泥灰岩是主要的烃源岩,而晚白垩世Ilha de Santana组的裂缝型砂质台地相碳酸盐岩则作为有效的储层。这种成藏组合已经在该地区得到了实际验证。相反,在深水区,褶皱冲断带内的逆冲断层系统形成了一系列相关圈闭,古近系Tmvsa组被确认为潜在的烃源岩,深海相的Tmvsa组浊积砂岩作为储层,被认为是具有潜力的成藏区域。 这篇论文对于理解巴西东北部帕拉—马拉尼郝盆地的地质结构、油气成因和勘探潜力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地质特征和成藏规律,有助于未来在该区域进行更有效的油气资源开发。关键词包括构造特征、石油地质、成藏规律、帕拉—马拉尼郝盆地以及巴西东北部,这些关键词精准地概括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