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单片机中断系统详解:方式2(M1M0=10)与查询方式对比
下载需积分: 43 | PPT格式 | 1.03MB |
更新于2024-07-11
| 119 浏览量 | 举报
单片机的中断系统是计算机硬件设计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允许CPU在处理一个任务时,响应外部或内部发生的突发事件,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实时性。本文将重点讨论方式2(M1M0=10)的单片机中断系统,这是一种常见的中断管理方法。
方式2的特点是8位计数器TL0和TH0的协同工作。初始化时,将计数初值同时写入TL0和TH0。当TL0计数溢出时,会产生中断请求,置位TF0(触发标志),同时TH0中的计数值会自动加载回TL0,计数过程重新开始。这种方式有效避免了查询方式中CPU长时间等待的问题,提高了CPU的处理效率。
中断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效率**:中断技术使得CPU可以在处理外部事件的同时,继续执行其他任务,如数据传输或控制操作,极大地提升了系统整体的运行效率。
2. **实时处理能力**:通过中断,系统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理随机出现的参数和信息,增强了系统的实时性能,对于控制系统来说尤其重要。
3. **故障处理**:中断系统还允许系统在遇到故障时,暂停当前任务,处理异常情况,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单片机中断系统通常包含多个中断源,如外部中断0、1,定时器/计数器0、1、2以及串行口等,每个中断源都有特定的中断矢量和优先级,支持多级中断嵌套。例如,外部中断0用于处理来自外部的紧急信号,而定时器/计数器则可用于定时和计数任务,如实现定时中断、定时检测等。
实现定时或延时功能的方法包括软件定时和硬件定时。软件定时是通过程序循环来实现,虽然简单但效率较低;不可编程硬件定时依赖于外部组件,如555定时器,通过调整外部元件参数来设置延时时间,但修改延时需要硬件更改;可编程硬件定时器,如单片机内的定时器,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能根据需要动态调整延时时间。
方式2的中断系统设计考虑到了这些因素,使得单片机能够在处理中断请求时,既能保持高效率,又能灵活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理解并掌握这种方式的中断管理机制对于深入理解和应用单片机编程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
2021-10-10 上传
105 浏览量
240 浏览量
2023-07-02 上传
2021-09-27 上传
107 浏览量
150 浏览量
173 浏览量
2021-10-05 上传

无不散席
- 粉丝: 34

最新资源
- 局域网内高效共享上网解决方案:HomeShare软件介绍
- 基于AVR和1602显示屏的数字电压采集方案
- 深入理解FlowLayout及其实现原理
- 深入探索世博商品交易管理系统Delphi数据库版
- 利用idle_do.py自动化执行任务的Python脚本
- 开心消消乐UI资源包:全套设计模版
- CAD常用HZDX字体压缩包及使用教程下载
- LIS3LV02三轴加速度传感器IIC通信代码解析
- 掌握JavaFX 8:Apress书籍源代码解析
- 51单片机USB驱动实现及其应用教程
- 解决win7 USB转串口驱动安装问题的方法
- ESP8266连接Thingspeak与传感器数据同步指南
- C#窗体换肤工具:简易实现多种界面模式切换
- FlatStyle界面控件包:flatEdit与flatSound等控件
- 线性规划二阶段法在MATLAB中的高效矩阵实现
- 基于2008SQL Server和Java+JSP的酒店管理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