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加工光纤微腔在FLRD传感中的应用
17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6
收藏 1.04MB PDF 举报
"飞秒激光蚀刻光纤微腔及其在光纤环衰荡腔中的应用"
本文主要探讨了利用飞秒激光技术在光纤上制作微纳结构,以实现光纤环衰荡腔(FLRD)系统中对微量气体和液体的高灵敏度传感。飞秒激光是一种极短脉冲的激光,其脉宽在飞秒级别(1飞秒=10^-15秒),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能够在材料中产生精确且精细的微结构,而不引起过多的热效应。
作者利用800纳米波长的飞秒激光脉冲,在标准的980纳米和1550纳米单模光纤上进行了直写加工,形成了宽度4微米、深度80微米的光学微腔。这种微腔设计有助于增强光纤内部的光场强度,进而提高对微小变化的敏感性。将这些微腔集成到光纤环衰荡腔系统中,可以显著改善系统的探测性能。
光纤环衰荡腔(FLRD)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的谐振效应,当光在光纤环中来回传播时,会在特定频率上形成稳定的光功率振荡,而微腔的存在会改变光的传输特性。当微腔与待检测的气体或液体相互作用时,由于物质对光的吸收,会导致衰荡时间的变化和损耗的增加,从而影响光的谐振频率。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可以推算出待测流体的浓度。
文章深入分析了光纤环衰荡腔的探测原理,并对微流体吸收探测中涉及的衰荡时间、损耗与流体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实验结果显示,利用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微量流体浓度的高灵敏度吸收谱探测,这对于环境监测、生物医学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感器,光学微腔,飞秒激光,光纤环衰荡腔,光谱分析
总结来说,这篇文章展示了飞秒激光技术在精密光纤传感领域的应用,通过在光纤上创建微型光学腔,提高了光纤环衰荡腔对微弱信号的检测能力,尤其是在检测气体和液体浓度方面展现出优越的性能。这一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光纤传感技术的理解,也为未来开发更先进的传感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21 浏览量
238 浏览量
143 浏览量
2021-08-19 上传
2021-03-25 上传
2021-02-11 上传
2021-04-27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5-04-20 上传

weixin_38631329
- 粉丝: 2

最新资源
- 易语言网络校时专家源码解析与应用
- 2015年法国省级选举数据获取与gulp静态文件服务教程
- Java3D开发环境搭建指南及插件下载
- Java开发的试题库管理系统功能详解
- Nios II软件开发参考手册详细指南与教程
- VC++开发USB通信协议指南
- 西科大专用new_holytelecom替换协同通信拨号器
- PHP初学者的Hello World测试案例解析
- 易语言实现网络时间自动更新功能
- jBpm开发入门与精通全攻略
- Comet技术实例解析:Ajax与Iframe实现
- Unix学习资源精选:FreeBSD指南与源码解读
- ADB工具包2.0版本发布,优化Android ADB/FASTBOOT操作
- BOSHI210小票机驱动软件深度评测
- OpenGL ES API参考手册(CHM格式)
- 易语言实现cmd远程服务与控制台交互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