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运行监测入门:浅谈监测手段与挑战

需积分: 10 9 下载量 13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2 收藏 753KB PDF 举报
"网络运行监测-浅谈非常清晰" 这篇电子书主要针对网络运行监测,是初学者的理想学习资料,旨在帮助读者理解网络监测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作者宫一鸣通过对网络监测五个关键领域的概述,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网络管理的基础。 网络监测的五个领域包括: 1. 错误管理(Fault Management):监控网络问题,确保快速识别和解决问题。 2.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监控配置信息,保证网络设备的正确配置。 3. 性能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监控吞吐量、线路和CPU利用率等,评估网络效率。 4. 计费管理(Accounting Management):追踪网络资源使用情况。 5. 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监控网络的安全状况,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随着网络环境的发展,关注点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应用,网络安全和带宽管理变得尤为重要。网络异常往往源于网络本身,而不再仅仅是系统层面的问题。网络运行监测的目标包括了解网络的运行状态,识别带宽使用情况,确定流量中的正常和异常比例,以及检测是否存在如DDoS攻击或蠕虫病毒等问题。 网络运行监测手段多样,可以分为主动(Active)、被动(PASV)、在线(Inline)和离线(Outline)四大类。主动监测通常涉及发送探测数据包,如LED、Ping、traceroute、Nmap、telnet/ssh、构造特定数据包等工具。例如,VScanner用于漏洞扫描,Iperf则用于测量最大TCP带宽并调整参数,OWAMP、skitter、Beluga和hping等工具则服务于不同的性能测试和网络诊断目的。 网络运行监测不仅需要了解各种工具和技术,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策略,以实现全面的网络保护和优化。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这些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构成了有效管理和维护网络运行的核心。通过深入学习,读者将能够更好地应对网络中的挑战,提升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