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技术详解:数据预处理与图像重建

需积分: 9 2 下载量 4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872KB PPT 举报
"数据预处理和图像重建是CT成像中的关键步骤,涉及多个校正环节,如排队、解码、偏值校正、对数计算、归一化、均匀校正、失调校正、硬化校正、空间校正、余弦校正以及水刻度校正。CT扫描方式经历了从单束扫描到螺旋扫描的发展,现代CT扫描速度快,适用于全身扫描。CT扫描装置主要包括X线发生装置、检测器、检查床和滑环。CT图像质量由对比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断层厚度和伪像等参数衡量,窗口技术和ROI测量在图像后处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允许对图像进行定制显示和分析。" CT原理涉及的关键知识点如下: 1. **数据预处理**: - **排队**:以感兴趣区为中心进行重建,确保重要区域得到精确呈现。 - **解码**: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浮点放大,还原真实数据。 - **偏值校正**:补偿检测器的暗电流,减少噪声影响。 - **对数计算**:提升图像动态范围,增强低密度对比度。 - **归一化**:确保不同条件下X线能量的一致性。 - **均匀校正**:调整检测器性能,确保成像均匀。 - **失调校正**:通过线性放大修正设备的非线性响应。 - **硬化校正**:纠正由于X线硬化导致的密度失真,如使用似水校正和滤过板校正。 - **空间校正**:修正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偏差。 - **余弦校正**:消除扇束扫描带来的角度误差。 - **水刻度校正**:将水的CT值设定为零,作为参考标准。 2. **CT扫描方式的演变**: - **单束扫描**:1971年,用于头颅扫描,扫描时间较长。 - **窄扇束扫描**:1974年,增加检测器数量,扫描时间缩短。 - **广角扇束扫描**:1975年,适用于全身扫描。 - **反扇束扫描**:1976年,进一步提高扫描速度。 - **螺旋扫描**:结合连续旋转和曝光,同时检查床平移,适用于快速全身扫描。 3. **CT扫描装置结构**: - **X线发生装置**:发射X射线,通常包括球管、准直器和冷却装置。 - **检测器**:接收X射线并转化为电信号。 - **检查床**:可垂直升降和平行移动,方便患者定位。 - **滑环**:分为高压和低压滑环,允许电缆在设备旋转时传输电力和数据。 4. **CT图像质量参数**: - **对比度分辨率**:衡量设备区分低密度差异的能力。 - **空间分辨率**:评估设备识别最小物体几何尺寸的性能。 - **断层厚度**:一次扫描覆盖的组织厚度,影响图像细节。 - **伪像**:非真实图像,如硬化、体积效应、中心效应、运动伪影和环状伪影。 5. **CT图像后处理**: - **窗口技术**:控制图像的显示范围,包括窗宽和窗位。 - **ROI确定与测量**:通过光笔划区测量特定区域的参数。 - **重建技术**:原始数据的不同重建方法,提高图像质量。 - **图像再加工**:如减影、过滤和局部放大,增强图像分析能力。 6. **CT装置的组成**: - **影像系统**:包括扫描器和X线发生系统,负责数据采集和产生。 - **数据收集与处理系统**:存储和处理扫描数据,进行图像重建。 这些知识点共同构成了CT成像的基础,确保了从数据采集到最终图像显示的准确性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