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与分析uboot2012.04.01到s3c2440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3 收藏 103KB PDF 举报
"韦东山移植uboot2012.04.01到s3c2440笔记"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移植和理解UBoot bootloader,特别是针对s3c2440处理器的移植过程。UBoot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开源引导加载程序,用于初始化系统硬件,加载操作系统内核到内存并控制系统的启动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下载并解压缩UBoot的源代码,这里使用的是2012.04.01版本。然后通过执行`make smdk2410_config`进行配置,这个配置是针对s3c2440平台的。接着,执行`make`命令进行编译。如果编译过程中出现问题,可能需要检查或更换编译器,因为默认配置通常可以确保编译顺利。 编译完成后,生成的uboot.bin文件需要烧写到norflash的0地址上。为了测试,可以通过JLink工具完成烧写,并通过串口查看启动时的输出。如果没有任何输出,可能意味着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源码。 分析源码的过程中,我们关注uboot的生成过程,发现它是通过链接脚本u-boot.lds指定的0x0地址连接的,这意味着它设计为在norflash上运行。一个典型的bootloader流程包括初始化硬件(如关闭看门狗、设置栈、配置时钟、初始化SDRAM和NANDflash),然后将内核从NANDflash复制到SDRAM,设置传递给内核的参数,并最终跳转执行内核。 在UBoot的源码阅读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关键步骤: 1. 设置CPU进入 SVC32 模式,这是ARM处理器的一种特权模式,用于提供操作系统服务。 2. 关闭看门狗定时器,防止在启动过程中系统意外重启。 3. 屏蔽所有中断,以确保在初始化阶段的稳定性。 4. 配置时钟频率,这影响到系统的运行速度和功耗。 5. 初始化内存控制器,设置SDRAM参数,使其能够正确地被CPU访问。 6. 设置栈,通常是在RAM中的某个位置,以便C语言函数可以正常工作。 7. 调用board_init_f()等初始化函数,执行特定于硬件的初始化任务。 8. 重定位代码,即将从norflash加载的代码复制到SDRAM,因为SDRAM可以提供更快的访问速度。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更新代码中的绝对地址,确保在新的地址空间中正确运行。 9. 如果代码较大,可能还需要处理动态地址的修正(fixup),例如fix.abs.relocations,确保数据和函数指针指向正确的SDRAM位置。 通过对这些步骤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诊断和修复UBoot在s3c2440平台上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成功的移植和运行。对于开发和调试嵌入式系统来说,深入理解引导加载程序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