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数字音频处理考纲解析
需积分: 50 17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6
收藏 24.45MB PPTX 举报
"南京理工大学数字音视频处理考纲汇总.pptx"
本资料是南京理工大学针对数字音视频处理课程的考纲汇总,适用于该校学生进行预习和复习,同时也对外校学生开放,作为学习参考。这份资料包含了一系列关于数字音频基础知识的讲解,有助于深入理解音频处理的理论和技术。
在第二章"数字音频基础"中,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声学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理现象,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由人的耳膜感知。声音的三个基本物理特性是频率、声速和波长,它们决定了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与声音的频率直接相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则与声波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强;音色是人耳识别不同声音的关键,由声波的频谱决定。
2. 音频的数字化:这一过程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采样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量化则是将采样值映射到离散的数值上,编码则将这些数值存储为二进制形式。采样率和量化位数直接影响数字音频的质量。
3. 声卡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声卡是计算机处理音频信号的核心组件,包括了ADC(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及DAC(数模转换器)将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此外,声卡还处理音频的输入输出、混合、效果处理等功能。
4. 数字音频格式:常见的数字音频格式有WAV、MP3、AAC等。WAV是无损格式,保留原始音频的所有信息,但文件较大;MP3和AAC是压缩格式,通过去除人耳不易察觉的部分来降低文件大小,适合存储和传输。
5. 数字音频质量评价方法: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依赖于人的听觉感知,如ABX测试;客观评价则通过分析音频的频谱、信噪比、失真等参数来评估质量。
此外,资料还介绍了人耳的听觉特性,包括可闻声的频率范围(20Hz-20kHz),听阈和痛阈的概念,以及人耳对外界声音的敏感性。人耳通过外耳、中耳和内耳的结构实现声波的转化和感知,其中外耳对特定频率的声波具有增益效应,中耳的三块听小骨负责将声波能量传递到内耳,而内耳的耳蜗则将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最后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形成听觉感知。
这份考纲汇总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字音视频处理的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和理解音频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无论是为了考试还是个人兴趣,都能从中获取丰富的信息。
2013-06-27 上传

oj让我卡过一条吧
- 粉丝: 71
最新资源
- Linux操作员认证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RAID技术详解:提升速度与保障数据安全
- 互联网搜索引擎:原理、技术与系统探索
- 精通C++:Scott Meyers的编程实践解析
- 王小云教授的重大突破:MD5密码学攻击解析
- C# .NET基础函数与方法实用指南
- Delphi动态调用Excel操作指南
- Struts框架实战指南:构建高效Java Web应用
- Java基础入门:习题集与概念解析
- ASP.NET DataGrid 添加新行功能优化
- 深入探索J2EE与XML结合开发
- UNIX编程艺术:探索与实践
- C++/C编程最佳实践与规范指南
- 运营商语音计费系统EAI建设案例分析
- Sybase ASE 12.5.2 Windows安装步骤详解
- C/C++嵌入式系统编程入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