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包熵在情感识别中的应用: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研究
需积分: 10 16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248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探讨了使用表面肌电信号(EMG)的小波包熵来识别情感状态,主要作者是程波和刘光远。研究中提到情感识别在情感计算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人机交互领域的应用。文章指出,由于EMG信号的非平稳特性,小波包变换成为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因为它能够在不同的时频段提供精确的信号表示和丰富的模式信息。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对于基于情感唤醒度高低的情感识别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情感识别通常涉及面部表情、身体姿态、语音信号分析以及问卷调查,但生理信号测量法提供了更为客观的数据。引用的研究案例证明了利用生理信号进行情感识别的可行性,并且有研究表明,在自然情绪诱发下,使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情感识别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率。本文具体研究了在音乐诱导下,通过EMG信号的小波包熵分析来识别joy、anger、sadness和pleasure等情感状态。"
本文详细介绍了情感识别领域的一个研究,特别是关注如何利用表面肌电信号(EMG)的小波包熵方法来理解和区分不同情感状态。小波包变换是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在处理非平稳信号如EMG时,能够提供多尺度、多频率的信息,这对于捕捉情感变化的动态特征非常有用。研究者发现,这种分析方法对于基于情感唤醒度的情感识别尤其有效,即通过检测肌肉活动的变化来判断个体的兴奋或放松程度。
情感计算是人机交互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标是让计算机具备识别、理解和表达人类情感的能力。论文引用了R.Picard教授的工作,他最早提出了情感计算的概念,并通过实验证明利用生理信号进行情感识别是切实可行的。其他研究也显示,生理信号特征的提取和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的结合可以实现较高情感识别率。
论文中提到的实验是通过音乐诱导来触发不同情感,并记录相应的EMG信号,然后使用小波包熵方法分析这些信号,以识别出joy、anger、sadness和pleasure等基本情感。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它依赖于生理反应,从而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提供了更为客观的情感识别依据。
这项研究为情感计算提供了新的视角,尤其是在使用肌电信号和小波包熵分析方面,这有助于开发更精准的情感识别系统,为未来的人机交互设计和情感智能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132 浏览量
170 浏览量
137 浏览量
2021-08-31 上传
767 浏览量
179 浏览量
262 浏览量
119 浏览量
127 浏览量

weixin_39840515
- 粉丝: 449

最新资源
- Nokia5110液晶显示屏驱动与字模软件工具包
- YOLOv2(Darknet)源码包解析:GPU与CPU版本兼容性
- C++内存分配算法:首次、最佳与最差适配策略
- 汽车模拟软件:实践CleanCode和TDD技术
- 易语言实现数据库操作:创建、刷新与查询
- GIS软件必备的可爱图标包
- 全面解析WINDOWS MFC编程技术要点
- 解构星巴克微信小程序:源码分析与开发技巧
- Asp.net与jQuery实现省市级联查询及Cookie城市记忆功能
- Silverlight实现文件断点上传与客户端解压技术
- 网络工程师软考2004-2020真题详解汇总
- Ubuntu20.04 MySQL 5.7.31安装及依赖包全面指南
- ATmega168/48 SPI双机通信实现及Proteus仿真
- VC6.0环境下控制摄像头的代码示例
- Maven项目管理工具:POM构建与文档管理
- zan image:高效率图片虚拟打印工具及注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