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双11万亿流量下Tair分布式缓存技术与挑战

需积分: 10 5 下载量 13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7 收藏 1.1MB PDF 举报
在2017年的《2017阿里巴巴双11技术十二讲》中,阿里巴巴资深技术专家宗岱分享了关于双11期间处理万亿流量下的分布式缓存技术,以Tair系统为核心展开讨论。Tair是阿里巴巴内部使用的高效、低延迟的分布式缓存系统,自2010年首次推出以来,经过多次迭代升级,已经成为集团内调用量最大的系统之一。 Tair的发展历程展示了其不断优化以应对大规模挑战的决心。从最初的Tair v1.0到v3.0,性能显著提升,尤其是在2012年加入了LDB(持久化存储)和RDB(复杂数据结构缓存)产品,分别满足了不同的存储需求。2013年推出的Fastdump则针对全量导入场景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大幅减少导入时间和访问延时。2016年,随着泰斗智能运维平台的上线,Tair助力双11进入了千亿交易时代,到了2017年,Tair已经能够支持万亿流量,并采用了热点散列和资源调度策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高可用性。 双11期间,Tair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访问峰值增速超过交易峰值,多地域多单元的部署需求,以及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控制成本。在性能与成本之间找到平衡是关键,Tair通过优化设计,如使用SSD(固态硬盘)提高读写速度,MDB(内存数据库)作为缓存来减轻后端数据库压力,以及FastDump实现数据快速导入,从而提升了整体的系统效能。 缓存难题中的“热点”问题,即某些数据被频繁访问,占据了大部分资源。Tair通过热点散列策略来分散热点数据的分布,避免单点过载。此外,Tair的高可用性和自动故障切换机制,如机房内和机房间的容灾能力,确保了服务在面对突发流量或硬件故障时仍能持续运行。 总结来说,Tair在双11万亿流量的背景下,通过不断的技术演进和优化,成为支撑阿里巴巴集团业务的关键基础设施,尤其是在交易、安全风控、数据结构缓存、快速导入和高可用性等方面展现了强大的性能和适应性。通过深入理解Tair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分布式缓存在现代互联网技术中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