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储层渗透性研究:进展与关键因素分析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5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326KB PDF 举报
"煤层气储层渗透性研究进展* (2008年),作者:薄冬梅赵永军姜林2龚永杰李宗亮,来自西南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煤层气储层的渗透性是决定其勘探与开发效率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着煤层气的流动能力和产量。渗透率差异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裂隙系统的发育状况、煤储层的有效应力状态、煤层的构造演化历史以及煤岩的变质程度。 1. 裂隙系统发育:裂隙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煤层的渗透性。裂隙密度、方向和连通性决定了气体在煤层中的流动路径,从而影响渗透率。高密度且连通良好的裂隙系统能提供更高效的流动通道,提高渗透率。 2. 煤储层有效应力:煤层受到的地应力会影响其内部结构,进而改变渗透率。当有效应力增加时,煤层中的裂隙可能会闭合,降低渗透性;反之,较低的有效应力可能使裂隙保持开放,提高渗透性。 3. 构造演化:煤层在地质历史中的构造活动,如褶皱、断裂等,会形成新的裂隙或改变已有裂隙的状态,从而影响渗透性。构造活动频繁的区域往往具有更高的渗透性。 4. 煤岩变质程度:煤的变质程度(即煤阶)与其孔隙结构和吸附能力密切相关。随着煤阶升高,孔隙度通常减小,而吸附能力增强,这可能导致渗透率下降。但某些高煤阶煤层可能存在较高的天然裂缝,使得渗透性相对较高。 对于煤层气储层渗透性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技术和手段包括实验室测试、现场测井、地球物理探测等。实验室测试可获取煤层的微观特性,测井数据则能提供煤层的宏观渗透率信息,地球物理方法则有助于识别构造特征和裂隙分布。 文章对这些研究方法和认识进行了总结,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例如如何准确预测煤层气储层的渗透性,建立更完善的渗透性描述理论,以及如何有效地寻找高渗透率的勘探区带。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推动我国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总体来说,深入理解煤层气储层渗透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发展相应的预测和描述技术,是我国煤层气资源高效开发的关键。尽管目前存在挑战,但近年来的研究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为我国煤层气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