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面向对象:类模板与对象定义解析

需积分: 50 2 下载量 15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5.34MB PPT 举报
"这篇资料主要介绍了C++中的类模板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在定义对象时的格式,同时也提及了C++的发展历史和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 在C++中,类模板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允许我们创建可以适用于多种数据类型的通用类。类模板定义了一个类的通用蓝图,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类型参数,这些参数在实例化时会被具体的类型替换。使用类模板时,定义对象的格式如下: ```cpp 类模板名 <实际类型名> 对象名; 类模板名 <实际类型名> 对象名(实参表); ``` 例如,有一个类模板名为`Compare`,它接受一个类型参数`numtype`,我们可以像这样定义一个`int`类型的对象`cmp2`: ```cpp Compare<int> cmp2(4, 7); ``` 在这个例子中,`int`替代了`numtype`,编译器会生成一个名为`Compare_int`的具体类,并使用`4`和`7`作为构造函数的参数来初始化`cmp2`对象。 C++语言从C语言发展而来,旨在解决大型软件设计中的复杂性问题,引入了面向对象编程(OOP)的概念。C++不仅保留了C语言的面向过程特性,还添加了类、对象、封装、继承、多态等面向对象特性。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思想是将数据和操作数据的方法封装在一起,形成对象,通过对象之间的交互完成任务。 C++的词法和词法规则包括关键字、标识符、运算符、分隔符和注释符。关键字是预定义的具有特定含义的单词,如`int`、`float`、`if`等,标识符则是程序员为程序元素起的名字,必须遵循特定的规则。运算符如`+`、`-`、`*`、`/`等代表不同的操作,而分隔符如`;`、`,`、`(`、`)`等用于组织代码结构。 C++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最初由AT&T开发,它最初的编译器将C++代码转化为C代码,然后用C编译器进行编译。随着时间的推移,C++不断演进,加入了类的多重继承、模板、异常处理和命名空间等特性,并在1997年成为ANSI/ISO标准。 学习C++意味着你可以利用其丰富的特性和灵活性,既可以选择面向过程的方式编写程序,也可以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来设计复杂的系统。理解和掌握类模板是深入学习C++的重要一步,因为它们允许编写高度可重用和泛化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