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图像辐射校正:利用辐射传递方程消除大气影响

需积分: 14 2 下载量 17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581KB PPT 举报
"本资源主要讨论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通过辐射传递方程来消除大气条件等引起的失真,以恢复图像的真实特性。辐射校正包括辐射定标,即将遥感数据转换为实际物理量,以便进行定量分析。辐射误差产生的原因包括大气效应、传感器性能等因素,可以通过辐射传输方程进行校正。" 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是遥感数据分析中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修正由于大气条件、传感器特性以及观测角度等因素导致的图像失真,以确保对地表特征的准确分析。在遥感过程中,传感器接收到的目标物体的辐射能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大气中的水汽、气溶胶、云层等,这些都会导致传感器测量到的能量与目标实际的辐射或反射特性存在偏差。 辐射定标是辐射校正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将遥感图像的数字值(如DN值)转换为具有物理意义的辐射量,如辐射亮度或反射率。例如,Landsat TM的数据范围是0-255,而NOAA AVHRR的数据范围是0-1023。这些数值代表的是相对的灰度值,而非实际的辐射强度。进行定量分析时,需要将这些数据转换为实际的物理量,以提供更精确的科学依据。 辐射误差产生的原因多样,包括大气吸收、散射、大气窗口效应、地球曲率、传感器响应函数不均匀性等。其中,大气吸收和散射遵循比尔-布格-朗伯定律,即辐射能量在穿过大气层时会随路径长度呈指数衰减。因此,对于地表辐射的测量,需要考虑从太阳到传感器路径上的大气影响。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是使用辐射传递方程(Radiative Transfer Equation, RTE),该方程描述了辐射在大气中的传播过程,包括发射、反射和吸收。通过求解RTE,可以估算出大气对辐射的修正系数,从而校正遥感图像数据。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气校正模型,如MODTRAN、6S等,来近似计算这些修正系数。 辐射校正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获取大气参数,如大气压力、温度、湿度、气溶胶含量等;其次,计算大气校正因子,这通常涉及反演算法或模型的使用;最后,应用校正因子于原始图像,得到大气校正后的图像。校正后的图像能更准确地反映地表特性,有利于后续的地物识别、分类、解译等任务。 总结来说,辐射校正是遥感图像分析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辐射定标和利用辐射传递方程进行大气校正,可以有效地去除环境因素对遥感数据的影响,提高图像的分析精度和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