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S集群负载均衡技术详解

0 下载量 11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2 收藏 81KB PDF 举报
LB群集--lvs-dr模型 LB群集--lvs-dr模型是基于 Linux 平台的负载均衡解决方案,旨在提高服务器的可用性和扩展性。LVS(Linux Virtual Server)是 Linux 虚拟服务器的缩写,由章文嵩博士于 1998 年 5 月创立。LVS 可以实现 LINUX 平台下的简单负载均衡。 LVS 的集群工作模式有三种:VS/NAT、VS/TUN 和 VS/DR。其中,VS/DR 模式是 LVS 的默认工作模式,它可以将请求分配到多个 REALSERVER 上,实现负载均衡。 LVS 的调度算法可以分为两大类:静态算法和动态算法。静态算法根据算法进行调度,不考虑后端 REALSERVER 的实际连接情况。常见的静态算法有: * RR(Round Robin):按照轮询的方式将请求分配到多个 REALSERVER 上。 * WRR(Weighted Round Robin):根据每个 REALSERVER 的性能权重将请求分配到多个 REALSERVER 上。 * DH( Destination Hash):根据客户端的 IP 地址将请求分配到多个 REALSERVER 上,以提高缓存命中率。 * SH(Source Hash):根据客户端的 IP 地址将请求分配到多个 REALSERVER 上,以便防火墙做 established 的状态检测。 动态算法根据后端 REALSERVER 的实际连接情况来分配请求。常见的动态算法有: * LC(Least Connection):根据每个 REALSERVER 的活动连接数和非活动连接数来分配请求。 * WLC(Weighted Least Connection):根据每个 REALSERVER 的活动连接数、非活动连接数和性能权重来分配请求。 * SED(Shortest Expected Delay):根据每个 REALSERVER 的活动连接数和非活动连接数来分配请求,主要是为了提高权重大的服务器的响应能力。 * NQ(Never Queue):结合SED 算法,确保每个服务器都不空闲。 * LBLB(Locality-Based Least Connection):在 DH 算法的基础上,考虑后台服务器的负载能力。 * LBLCR(Locality-Based Least Connection with Replication):在 LBLB 算法的基础上,考虑后台服务器的负载能力和缓存服务器的负载能力。 LB 群集--lvs-dr 模型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调度算法,以提高服务器的可用性和扩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