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行业标准:SIP协议技术要求

需积分: 50 7 下载量 17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2-24 收藏 630KB PDF 举报
"SIP中文文档,基于RFC3261并结合中国通信行业标准YD,详细阐述了SIP协议的技术要求,涵盖SIP消息、用户代理行为、请求取消、注册、查询能力、对话管理、会话过程以及代理服务器、事务层、传输等多个方面,并包含安全、IANA考虑等内容。" 本文档是根据RFC3261和其他相关文档,结合中国的具体需求制定的通信行业标准,旨在详细规定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的技术要求。SIP是一种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通信会话的信令协议,广泛应用于VoIP、视频会议、即时消息等领域。 1. SIP消息:文档详细描述了SIP消息的结构和组成,包括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以及它们如何在不同用户代理之间传递,以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2. 用户代理(UA)的基本行为:这部分规定了用户代理如何处理接收到的SIP消息,包括解析、验证、响应生成以及如何进行媒体协商。 3. 请求的取消:文档详细解释了如何取消已发送的请求,确保通信的正确性和效率。 4. 注册:虽然这部分内容暂缺,但通常会涉及用户代理如何向注册服务器报告其在线状态和联系信息。 5. 查询能力:这部分可能涉及用户代理如何查询其他设备或服务的能力,以便于兼容性协商和资源管理。 6. 对话(Dialog):SIP对话是两个或多个参与者之间的持久关系,文档详细阐述了对话的创建、维护和结束。 7. 会话过程:涵盖了会话的发起、更改和结束,这些过程是SIP的核心功能,包括邀请、确认、媒体协商等步骤。 8. 代理服务器行为:代理服务器在SIP网络中的作用,包括转发、路由选择以及可能的策略应用。 9. SIP事务层:详细说明了SIP事务的生命周期,以及如何处理请求和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 10. 传输:定义了SIP消息在IP网络上的传输协议,如TCP、UDP或TLS。 11. 普通的消息成分和头字段:涵盖了SIP消息中的核心元素,如To、From、Call-ID、CSeq等,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标识和处理消息。 12. 响应代码:列出了SIP响应的各类状态码,帮助理解请求的处理结果。 13. HTTP鉴权的使用:描述了SIP如何利用HTTP认证机制来确保通信的安全。 14. S/MIME:安全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S/MIME)用于对SIP消息进行签名和加密,保障通信的隐私和完整性。 15. SIP协议的扩展BNF:介绍了SIP语法的扩展,允许协议的未来扩展和自定义。 此外,文档还包含了安全威胁模式、IANA考虑、与其他版本的SIP协议差异,以及各种附录,如可靠性的临时响应处理、SIP服务器定位、SDP的提供/应答模式、特定事件通知、开放问题和SIPINFO等。 该标准由中国的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由中国通信行业的相关单位共同制定,其目的是确保SIP在中国的实现和部署符合国际标准的同时,也满足国内的特殊需求。随着IP技术的发展,该标准将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