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BL缺陷定位项目:用户需求与用例分析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7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353KB PDF 举报
"该文档是IRBL基于信息检索的缺陷定位项目的用户需求用例文档,主要描述了项目迭代一阶段的用户需求。文档包含了用例图、用例列表及详细用例描述,以及需求分析模型,如系统顺序图、概念类图和状态图。目的是为了清晰地呈现用户如何通过系统进行缺陷报告的相似度排序和查看具体文件的相似信息。" 在软件工程领域,用例文档是至关重要的,它详细记录了用户与系统交互的各种场景,确保开发团队充分理解用户的需求。在这个名为"用例文档2"的文档中,我们看到了两个主要的用户用例: 1. 缺陷报告的相似度排序:这是由用户触发的,用户输入缺陷报告后,系统将返回源代码文件与缺陷报告的相似度排序。这是一个高优先级的用例,其前置条件是系统已经获取了缺陷报告,后置条件是系统显示了源代码文件的排序。正常流程是用户提交报告,系统返回排序,没有拓展流程和特殊需求。 2. 查看具体文件的相似信息:当用户在相似度排序列表中选择一个源文件时,系统会返回该文件的相似度和具体的相似代码。同样是一个高优先级用例,用户需要有已获取的源代码相似性排序列表才能触发。正常流程包括用户点击源文件,系统展示详细信息,没有额外的拓展流程和特殊需求。 需求分析模型部分提供了系统行为的可视化表示,包括系统顺序图、概念类图和状态图。系统顺序图展示了用户与系统在执行每个用例时的交互步骤,而概念类图则揭示了涉及的实体类别及其关系,状态图则反映了系统或对象在不同操作中的状态变化。 - 系统顺序图:分为用例一和用例二,分别对应缺陷报告的相似度排序和查看具体文件的相似信息的过程,直观地描绘了用户输入和系统响应的顺序。 - 概念类图:可能包括用户、缺陷报告、源代码文件、相似度等概念类,展示了这些类之间的关联和信息交换。 - 状态图:可能描绘了用户或系统状态随着用户操作的动态变化,比如从选择文件到获取信息的状态转换。 通过这样的用例文档,开发团队能够准确理解用户期望的功能,从而设计和实现满足需求的软件或插件。同时,文档的更新历史表明了冯鑫泽在迭代二中进行了修改,确保了文档的时效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