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C与ATL中的COM组件开发与编译优化技巧

需积分: 12 69 下载量 17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8 收藏 447KB PPT 举报
"这篇文档主要讨论了在MFC中进行COM开发的相关编译优化技术,以及COM开发的基础知识。文章提到了几个关键的编译标志,如`ATL_NO_VTABLE`、`_ATL_MIN_CRT`和`_ATL_DLL`,并且简要介绍了Win32 SDK对COM的支持和利用宏描述接口来定义COM接口的方法。" COM开发是Microsoft Windows平台上构建组件式软件的重要技术。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允许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实现组件的重用和互操作性。 1. **MFC对COM的支持**: 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是微软提供的一套面向对象的C++类库,用于简化Win32 API的使用。MFC支持COM,提供了一套封装COM接口的类,如CComPtr、CComQIPtr等,使得开发者可以更方便地创建和使用COM组件。 2. **编译优化标志**: - `ATL_NO_VTABLE`:这个标志用于阻止在构造/析构函数中调整虚函数表(vptr)。如果一个类是纯虚基类且仅在构造/析构函数中通过vptr访问纯虚函数,链接器可以优化掉这些函数,从而节省内存和提高性能。 - `_ATL_MIN_CRT`:启用此标志时,编译器不会链接标准C/C++运行库,减少生成可执行文件的大小。 - `_ATL_DLL`:表示COM组件将动态链接到atl.dll,而不是静态链接,这有助于减少应用程序的启动时间和内存占用。 - `_ATL_STATIC_REGISTRY`:静态链接组件注册功能,意味着组件注册信息不会依赖于atl.dll,而是直接包含在生成的DLL或EXE中。 3. **Win32 SDK对COM的支持**: Win32 SDK提供了必要的库函数和头文件,如Unknwn.h、Wtypes.h、Objidl.h、Comdef.h和ObjBase.h,用于COM编程。其中,Unknwn.h定义了基础接口IUnknown和IClassFactory,Wtypes.h包含了COM使用的数据类型,Objidl.h定义了各种标准接口,而Comdef.h和ObjBase.h则包含了接口的CLSID和COM API函数。 4. **利用宏描述接口**: VC++提供了一系列宏来简化接口的定义,如DECLARE_INTERFACE_,它允许开发者声明一个接口并指定其继承自哪个接口。例如,DECLARE_INTERFACE_(IClassFactory, IUnknown)定义了一个名为IClassFactory的新接口,该接口继承自IUnknown。其他宏如DECLARE_INTERFACE则用于定义不继承任何接口的独立接口。 5. **ATL对COM的支持**: Active Template Library (ATL) 是微软设计的一个轻量级库,特别适合开发COM组件。ATL提供了更底层的接口实现,使得创建COM对象更加高效。与MFC相比,ATL通常会产生更小、更快的代码。 6. **用MFC和ATL开发COM组件**: 使用MFC,开发者可以利用MFC的类库轻松创建COM服务器和客户端,而ATL则更适合创建高效、轻量级的COM组件,特别是对于那些只需要简单接口和较少服务的情况。 7. **作业布置**: 文档最后提到了布置作业,可能涉及实际编写COM组件或客户端代码,以巩固和实践所学的COM开发知识。 这个文档涵盖了从Win32 SDK的基础知识到MFC和ATL在COM开发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编译选项进行优化,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COM开发背景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