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仪测向解模糊技术探讨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50 62 下载量 10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1 9 收藏 143KB PDF 举报
"这篇文档是关于干涉仪测向解模糊技术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干涉仪在测向过程中遇到的模糊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作者是司伟建和初萍,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文章详细介绍了五种不同的解模糊方法,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本文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1. 干涉仪测向基本原理:干涉仪是一种利用光波干涉原理来测量微小位移或相位变化的精密仪器,常用于测向系统中。它通过接收信号的相位差来确定信号源的方向。 2. 模糊问题:干涉仪测向时,由于基线长度和信号波长的关系,可能会导致方向估计出现多解,即模糊问题。这种模糊性阻碍了精确的测向。 3. 解模糊方法: - 长短基线法:通过结合不同长度的基线测量数据,可以消除特定的模糊度,从而确定正确的方向。 - 参差基线法:利用不同间距的基线,改变信号的相位关系,有助于消除模糊。 - 虚拟基线法: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构造虚拟基线,以达到解模糊的目的。 - 无模糊长基线干涉仪测角法:设计特殊结构的干涉仪,使其具有较长的无模糊基线,减少或消除模糊现象。 - 立体基线法:利用多个空间位置的干涉仪,形成三维基线网络,通过立体测量来解决模糊问题。 4. 各解模糊方法特点: - 长短基线法简单实用,但可能需要额外的硬件设施。 - 参差基线法可有效减小模糊范围,但对系统同步要求较高。 - 虚拟基线法灵活性强,但可能受到信号噪声影响。 - 无模糊长基线干涉仪测角法设计复杂,但能提供更精确的无模糊测量。 - 立体基线法可以提供更高的三维定位精度,但实现起来较为复杂。 5. 适用条件:不同的解模糊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系统配置和应用场景,例如,对于资源有限的系统,可能更适合采用长短基线法;对于高精度需求,无模糊长基线或立体基线法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6. 文献分类与标识:该文属于“TN953”类,即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意义。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干涉仪测向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对于理解和改进干涉仪测向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