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编程鸽子机器人:户外飞行神经调控与实时轨迹控制

0 下载量 18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0 收藏 592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预编程的鸽子机器人户外飞行调控"这一创新领域的研究。由王策、王浩等人,分别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和自动化学院,以及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合作开展了一项关于如何利用活体鸽子作为运动载体的特种机器人的研究。传统的鸽子机器人依赖人工遥控,但在户外环境中的精确操控一直是个挑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突破性的方法,即通过电极植入技术,结合预编程策略来调控机器人的飞行。 他们设计的鸽子机器人在机载处理器中预先存储了调控子程序,这些程序根据预设的飞行时间和空间参数(如GPS授时和坐标)进行自动触发。关键的神经调控部分集中在半环隆枕(Torus Semicircularis, Tos)和丘间核(Nucleus Intercollicularis, ICo)上,通过对这些脑部结构的刺激,实现了对鸽子飞行路径的精准控制。实验结果显示,单点刺激下鸽子按照预期左(右)转的成功率分别为73.33%和77.78%,而在方向性刺激中,鸽子完全按照指令正确转向,达到了100%的准确度。 这种新型调控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射频通讯方式,显著扩大了动物机器人的工作范围,使其能够在野外环境中实时响应并调整飞行轨迹。这对于将鸽子机器人从实验室阶段推向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高了户外操作的灵活性,也为鸽子机器人的实用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的关键点包括鸽子机器人的概念、神经调控技术的运用、预编程在控制中的作用,以及在户外环境下的实际效果验证。通过这项研究,作者们探索了如何将生物学原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为未来的生物智能机器人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整篇文章可能还会涉及鸽子的生理学特性、植入电极的设计与安全性,以及可能的应用场景,如环境监测、遥感传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