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商务安全》课程标准与培养目标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30 收藏 246KB DOC 举报
"《电子商务安全》课程标准详细阐述了该课程的设计理念、目标、内容、教学资源、考核标准以及教学组织和案例设计,旨在培养具备电子商务安全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一、课程系统性设计思路 《电子商务安全》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注重技能训练,更要求深化理论知识,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足够应对实际工作需求的技能。课程设计注重选择实用性较强的实验内容,以符合高职教育的"够用为度"原则。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这是一门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职业技能课程,涵盖了商务安全技术、密码技术、数字签名、密钥管理、网络安全和移动商务安全等多个领域。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三、课程培养目标 1. 知识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安全的基础知识,理解安全目标和体系,掌握核心技术和标准,如PKI和移动商务安全技术。 2. 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训练提升学生在电子商务安全防护和问题解决上的能力,熟练运用信息安全理论和实际操作。 3. 素质养成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高面对挑战的耐心和决心。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具体分配需参照教学计划,涉及电子商务安全的各个方面,如安全协议、密码策略、网络防御等。 五、教学资源选用 课程选用合适的教材,提供参考书目,推荐在线学习资源,并整合其他教学资源,以丰富学习途径和提升教学质量。 六、课程考核标准 课程考核采取多元化方式,包括平时成绩、项目作业和期末考试等,评分细则详尽,确保公正公平地评估学生学习成果。 七、课程教学组织设计 教学组织设计关注课堂互动、小组合作和案例分析,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八、课程教学案例设计 案例教学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真实的电子商务安全事件,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增强其理解和应用能力。 《电子商务安全》课程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的教学框架,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实用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问题解决素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电子商务环境中的安全挑战。
253 浏览量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标准 开设时间:第4学期 课时数:90 一、课程性质 《网络安全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主要面向网络安全 管理员和网络管理员岗位。从机关、企事业网络的发展出发,进行项目化设计并安排内 容,重视规范化流程,重视学生团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解决实际网络安全问 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本课程是依据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与维护的职业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 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项目、任务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项目与任务过程 中学习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的技能。在课程实施中,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 式,采用项目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自主学习法、角色扮演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 方法。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重点考核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能力,过程性评价占70%,综合性评价的比重各为30%。 以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岗位和网络系统管理岗位的安全规划和安全防护技术实施的职业 能力培养为目标建构课程。最终确定以下5个学习项目:保护家庭网络安全、保护中小企 业网应用服务器安全、保护大型企业内网安全、保护校园网接入INTERNET网络安全、保 护电子政务网数据传输安全。将网络安全所需的安全理论和安全技术根据情境需要融入 到学习项目中,经过这些项目的学习,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 ,而且还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表达、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 二、培养目标 1.专业能力 1) 能进行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2) 能正确选用、使用主流品牌和型号的网络安全产品; 3) 能进行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安全配置与管理; 4) 能进行网络安全监控与分析,处理安全漏洞,防范网络攻击; 5) 能进行服务器、网站及数据库安全配置与管理; 6) 能进行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配置; 7) 能备份与恢复数据; 8) 能依据网络安全相关法规,应急处理基本的信息安全事件。 2.方法能力 (1)自主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 (2)决策与规划的能力; (3)自我控制与管理的能力; (4)评价执行结果的能力。 3.社会能力 (1)很强的团队精神; (2)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踏实肯干、耐心细致; (4)有责任心;; (5)思路清晰; (6)独立性强; (7)诚信可靠,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主要有:《Windows Server 200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和《网络设备互联技术》等,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知 识和网络设备配置后,能为本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是《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等课程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项目 "工作任务 "知识目标及技能目标 "学时安排" "1 "保护家庭网络"分析主机系统 "认知扫描器工具 "4 " " "安全(14课时"安全 "能应用扫描器工具发现主机 " " " ") " "系统安全风险 " " " " "堵塞系统漏洞 "能安装、配置杀毒软件与安 "4 " " " ",清除主机病 "全卫士,查杀病毒与木马, " " " " "毒与木马 "修复系统及应用程序漏洞 " " " " "加固主机系统 "能保护系统账号,防止暴力 "4 " " " "安全 "破解;能配置本地安全策略 " " " " " ",加强系统安全 " " " " "评价总结 "2 " "2 "保护中小企业"WEB应用服务器"能分析系统日志 "14 " " "网应用服务器"安全防护 "能做好服务器系统安全设置 " " " "安全(20课时" "能做好IIS安全设置; " " " ") " "能防御SQL注入攻击; " " " " "数据库服务器 "能识别数据库服务器的安全 "2 " " " "安全防护 "威胁; " " " " " "能做好SQL SERVER数据库安 " " " " " "全防护; " " " " "评价总结 "4 " "3 "保护大型企业"网络设备安全 "能配置网络设备安全,防止 "10 " " "内网安全(14"防护 "非法登陆设备 " " " "课时) " "能配置交换机安全配置以防 " " " " " "止ARP欺骗 " " " " " "能在网络设备上配置ACL以实" " " " " "现访问安全控制 " " " " "内部用户网络 "认知802.1X协议 "4 " " " "接入控制 "能配置交换机设备实现内网 " " " " " "用户接入控制 " " " " "保证网络物理 "认知网络物理安全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