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大纲详解

0 下载量 9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36KB DOCX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主要针对物联网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开设,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的工作原理,并为其后续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以中文授课,总学时为96小时,分为理论讲解(64小时)、实验实践(48小时)和课外自学(16小时)。 课程目标明确,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还关注于物联网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和技术。具体来说,学生需要达到指标点IL2,即在项目管理方面具备应用所学理论的能力。 教学大纲中列出了两本主要参考书籍:袁春风的《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第2版)和《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习题解答和教学指导》(第2版),这两本书是学生们学习和复习的重要资源。 课程实践环节占重要地位,包括实验教学,强调学生动手操作和理论结合的能力。课程评价体系由期末考试、作业和实验环节构成,总评成绩由这些部分按一定比例折算得出。评分标准细致到作业、实验和考试,分别设定了一套详细的评估体系,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反映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对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门课程是必修的,先修课程包括大学物理、电路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这些基础知识为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提供了必要的背景。后续课程如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都是在本课程基础上的深化和拓展。 通过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学生将建立起计算机硬件的扎实基础,这对于他们在物联网领域进行系统设计、问题解决和技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这门课程不仅是理论学习,更是为实际工作场景下的技能培养打下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