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SLM负荷模型参数辨识:混合优化算法提升蚁群算法效率
1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439KB PDF 举报
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研究负载模型的精确参数辨识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至关重要。针对SLM(综合负荷模型,一种直接考虑配电网特性的模型)的参数辨识过程中,传统的蚁群优化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因其收敛速度较慢而面临挑战。本文由作者顾晓文和鞠平合作,他们提出了一个混合优化算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该混合优化算法的核心思想是结合最优梯度法和变尺度法这两种梯度类方法与蚁群算法的优势。首先,利用蚁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作为起始阶段,通过模拟蚂蚁觅食的行为来探索可能的参数空间。随着算法的进行,当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或满足特定条件时,算法会切换到梯度类方法,如最优梯度法,利用其局部优化的特性,加快参数收敛速度。最优梯度法能够有效地沿着最陡峭的方向调整参数,从而在保证较高精度的同时提升计算效率。
两位作者对不同的切换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比较,通过大量实验验证,最终确定了一个既能保证辨识精度又可有效加速的混合优化算法流程。这种混合方法避免了单一算法的局限性,实现了性能的优化。整个研究不仅提升了参数辨识的计算效率,而且对电力系统建模与控制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参数辨识、蚁群算法、梯度类算法、负荷建模。这项工作被发表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上,对于电力系统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来说,这是一项首发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新的优化策略和工具,为实际应用中的复杂负荷模型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1-08-10 上传
2025-02-06 上传
2025-02-02 上传
2021-03-08 上传
209 浏览量
109 浏览量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default.jpg!1)
weixin_38596879
- 粉丝: 5
最新资源
- Struts架构详解:MVC模式与Web应用开发
- Java面试精华:内存管理、多态、垃圾回收与序列化
- C语言实现数据结构:顺序表合并示例与主函数详解
- JAVA设计模式解析:从工厂模式到工厂方法模式
- 探索嵌入式系统入门:Linux与应用前景
- Unicode编程与C++:解析与优势
- 控制流与数据流结合的测试数据自动生成框架
- MFC下ActiveX控件的实战开发与COM组件详解
- Tomcat中配置与使用数据源详解
- 计算机操作系统详解:目标、作用与发展历程
- GCC中文手册:Linux编程指南
- MPI并行编程入门与高级特性探索
- J2EE详解:企业级应用开发的多层架构与核心技术
- Python编程思维与设计模式实战
- .NET编程测试题解析:C#语言与WinForms
- 探索PDA:工作原理、发展趋势与多功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