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IST:微型计算机发展历史与系统详解

需积分: 9 3 下载量 12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1.64MB PPT 举报
本资源主要介绍了“周期介绍-微型计算机基础”的相关内容,涵盖了微型计算机发展的历程以及其核心组件、特点和工作原理。首先,章节详细阐述了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将之划分为六个阶段:第一代到第六代,每个阶段都对应着不同位数的微处理器技术进步,如4位、8位、16位、32位和64位处理器,以及X86架构的兴起。这些发展阶段反映了计算机性能的提升和普及化进程。 在微型计算机的特点部分,强调了其标准化的工业化装配结构,使得机器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扩展和性能升级;高度集成的芯片设计减少了人工焊接的需求,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开放的标准体系结构和大规模工业生产降低了价格,使之更加亲民。 接下来,资源涉及了常用数制与编码表示方法,这是数据处理的基础,包括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并解释了它们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在数据的表示方法方面,讲解了如何在计算机内部存储和转换不同类型的数据,如二进制编码对于字符、数值和其他信息的存储方式。 核心部分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尤其是冯·诺依曼结构的介绍,该结构由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ALU)、控制器和内存等基本单元构成。这部分还可能包含硬件接口、输入输出设备等辅助组件的讨论,以及微机系统的工作过程,即数据的获取、处理和输出的整个流程。 这份PPT提供了对微型计算机从历史到技术细节的全面理解,适合学习者了解计算机基础理论和技术发展路径。通过深入学习,读者可以掌握微机系统的核心构造,理解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