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驱动的计算器设计详解与关键实现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2 收藏 268KB DOC 举报
本文档主要探讨了基于编译原理的计算器设计与实现,通过一个简化版的计算器功能来展示编译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步骤。计算器的主要功能包括设置变量、计算表达式和退出,其中编译的核心部分在于计算表达式的解析。 在词法分析阶段,将输入的表达式文本转换成一系列词法元素,即tokenList,这是将自然语言转换为计算机可理解形式的第一步。例如,表达式"10+pow(b,c)"会被分解成一个个单独的符号,如数字、运算符等。 语法分析是将tokenList转化为抽象语法树(syntaxTree),这一步是理解表达式结构的关键,它展示了各个部分如何按照语法规则组合。例如,加法运算符连接两个子表达式,形成一个计算节点。 语义分析是将语法树进一步转化为汇编语言(ASM)的代码,这是为了能够直接在计算机硬件层面执行。在这个阶段,会将计算逻辑转化为具体的机器级指令,如存储数值、加法、减法等操作。 汇编器和虚拟机是文档中特意强调的部分。通常,编译器会直接从中间代码生成机器码,但在本文中,作者选择生成汇编代码以便于调试,因为汇编代码比机器码更易于理解和修改。此外,由于现有的机器指令可能没有直接支持某些高级数学运算(如幂和平方根),作者决定自定义虚拟机,以便设计专用的计算指令,从而简化整体程序设计。 尽管汇编器和虚拟机不是编译原理的基础组成部分,但它们对于实现这个特定计算器至关重要。汇编指令如"store"用于存储数值,"add"和"sub"进行基本的算术运算,这些构成了计算器核心的计算逻辑。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编译原理的各个步骤,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以及汇编器和虚拟机的设计,来构建一个具有基础计算功能的计算器,同时也强调了在特定情况下选择生成汇编代码和自定义虚拟机的原因。这个计算器虽然规模较小,但它展示了编译原理在实际项目中的实用性,特别是当需要处理复杂计算逻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