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T压缩技术:Matlab实现图片压缩下载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15 收藏 701KB ZIP 举报
资源摘要信息: "DCT压缩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图像压缩方法,尤其在JPEG图像格式标准中得到了核心的应用。该技术通过变换处理将图像的时域(或空间域)信号转换为频率域信号,进而能够在频率域中对图像进行有效的压缩,从而达到降低数据量的目的。 在DCT(离散余弦变换)压缩算法中,最著名的实现就是JPEG标准,它通过将图像分割为8x8的像素块,然后对每个块应用DCT。DCT可以将图像块从空间域转换为频率域,这使得图像中重要的视觉信息通常集中在低频部分,而细节和噪声则分布在高频部分。在压缩过程中,高频分量往往是首先被丢弃的部分,因为它们对视觉的影响较小。这种基于视觉重要性进行选择性数据丢弃的过程,能够实现图像的有效压缩而不会对质量造成太大影响。 使用Matlab语言实现DCT压缩,可以利用Matlab强大的数学运算能力来简化复杂的图像处理过程。Matlab提供了现成的函数库和工具箱,可以方便地对图像进行DCT变换、量化、编码等操作。在该压缩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 1. 图像分块:将原始图像分割成8x8或16x16大小的像素块,这是因为DCT算法是针对块级进行设计的。 2. 应用DCT:对每个图像块进行DCT运算,将图像块从空间域转换到频率域。 3. 量化:对DCT结果应用量化表进行量化。量化过程涉及对频率域系数的取整操作,这个步骤是可逆的,但会根据人眼对图像细节的敏感程度进行权衡。 4. 编码:对量化后的数据进行编码,JPEG标准中使用的是Huffman编码等熵编码方法。 5. 压缩:通过上述步骤减少了数据量,从而实现了压缩。压缩比取决于量化步骤的严格程度。 Matlab中实现DCT压缩的具体过程包括加载图像、执行DCT变换、量化、编码和保存压缩后的图像。最终得到的压缩图片相比于原始图片在数据量上有所减少,同时保持了较好的视觉质量。如果需要进一步提高压缩比,可以通过调整量化表中的参数来实现,但这样做可能会牺牲图像的质量。 DCT压缩图片的优点是能够有效降低图像的存储和传输成本,同时保持相对较高的图像质量。这使得它非常适合应用在互联网图像传输、移动设备图像存储等领域。不过,DCT压缩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它不适合压缩包含大量文本信息的图像,且在高压缩比下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块状效应(Blocky Artifacts)。"

import csv import matplotlib.pylab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导入csv文件 file = 'D:\\education.csv' with open(file, encoding='utf_8', newline='') as f: data = [row for row in csv.DictReader(f)] print(data) f.close() #可视化操作 plt.rcParams["font.family"]="FangSong" #设置字体 #设置横坐标 x_trick=[] for dct in data: x_trick.append(dct.get("地区")) #设置纵坐标 #小学 y_num1=[] for n1 in data: y_num1.append(n1.get('小学')) y1 = [int(x) for x in y_num1] #初中 y_num2 = [] for n2 in data: y_num2.append(n2.get('初中')) y2 = [int(x) for x in y_num2] #高中 y_num3 = [] for n3 in data: y_num3.append(n3.get('初中')) y3 = [int(x) for x in y_num3] #大学 y_num4 = [] for n4 in data: y_num4.append(n4.get('初中')) y4 = [int(x) for x in y_num4] #无学历 count = [i+j+m+n for i,j,m,n in zip(y1, y2, y3, y4)] y0 = [100000 - i for i in count] plt.figure(figsize=(10,5)) #设置表格大小 plt.title('各地区每10完人不同教育程度的人数', loc='left', fontsize=10) x=range(0,len(x_trick)) #刻度 plt.xticks(x,x_trick) #横坐标对应位置显示的内容 #在特定的起始高度画出每条对应的柱子,并给定相应的颜色 plt.bar(x,y0,color='rad') plt.bar(x,y1, color='orange', bottom=np.array(y0)) plt.bar(x, y2, color='yellow', bottom=np.array(y0)+np.array(y1)) plt.bar(x, y3, color='green', bottom=np.array(y0)+np.array(y1)+np.array(y2)) plt.bar(x, y4, color='blue', bottom=np.array(y0)+np.array(y1)+np.array(y2)+np.array(y3)) #创建图例 plt.legend(['五', '小学', '初中', '高中(含中专)', '大学(大专及以上)'], ncol=5,bbox_to_anchor=(1.001,1.054), borderaxespad=0, fontsize=6, loc=1, ) plt.show() 请修改这段代码

2023-06-0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