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插图工具对科学说明文理解的提升效应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8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26KB DOCX 举报
"这篇文档探讨了基于计算机的插图工具如何影响科学说明文的意义建构,尤其是在涉及13岁学生理解食物链知识时的作用。实验显示,使用计算机插图工具的学生比使用预置插图的学生得分更高,且高学习能力的学生表现优于低学习能力的学生。尽管插图通常被认为能辅助科学学习,但也存在争议。研究指出,学习者的能力、插图的难易度以及文本的复杂性可能影响插图效果。传统纸笔画图可能因缺乏即时反馈而限制学习效果。基于计算机的插图工具则提供了交互性和即时反馈,促进深度学习和问题解决,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实验采用2×2被试间因子设计,考虑了插图类型和学习能力的交互作用。" 本文主要讨论了计算机插图工具在科学说明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影响。首先,作者引用了先前的研究,指出现有研究对于插图是否有助于学习存在争议,这可能是由于学习者的能力、插图的性质以及文本复杂性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在科学说明文中,插图常用于揭示复杂的结构和关系,但由于学习者可能不擅长主动利用插图进行深度学习,所以其效果并不总是积极的。 接着,文章介绍了基于计算机的插图工具的优势。这些工具提供了互动性、动态性以及即时反馈,使学习者能够在理解和反馈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仅仅被动接受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者可以更有效地处理信息,提高记忆和理解力,并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部分,48名13岁的中学生参与了对比实验,实验设计为2(插图类型:基于计算机的插图工具 vs 预置插图)×2(学习能力:高 vs 低)的被试间设计。结果表明,无论学习能力如何,使用计算机插图工具的小组在测验中表现出更好的理解。同时,高学习能力的学生整体上得分较高,但插图类型和学习能力之间并未发现显著交互效应。 这篇文档强调了基于计算机的插图工具在科学教育中的潜在价值,特别是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意义和提高学习效率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教育者可以利用技术工具来优化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