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例技术:从起源到应用

3 下载量 2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5 收藏 317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用例分析的基础知识,包括用例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两位重要人物Ivar Jacobson和Alistair Cockburn的贡献。用例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由Ivar Jacobson在程控电话交换机开发中引入,并在之后的著作中进一步发展。这一技术在90年代被RUP和UML采纳,成为需求工程的核心。Alistair Cockburn则提出了‘基于目标的用例’方法,侧重于结构化的文本用例。用例定义为系统执行的动作序列,为特定使用者产生可观测且有价值的结果。" 在软件工程领域,用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需求捕获和建模技术,它以用户的角度来描述系统的行为。这个概念最早由Ivar Jacobson在1960年代末提出,随着他的研究和实践,用例逐渐发展成熟并在软件工程界得到广泛应用。1986年,Jacobson在OOPSLA大会上的论文正式宣告了用例的诞生。他的著作《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用例驱动方法》详细阐述了用例驱动的方法,奠定了Objectory过程的基础,后来被融入RUP(Rational统一过程)和UML(统一建模语言)中。 另一方面,Alistair Cockburn在90年代从Jacobson那里学习用例后,对用例技术进行了扩展和改进,提出了“基于目标的用例”方法,强调用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文本形式来编写用例,使得用例更具实践指导意义。他的著作《Writing Effective Use Cases》成为用例编写的重要参考。 用例定义了一个系统如何响应外部参与者(Actor)的请求,执行一系列动作并产生可以观察到的、对Actor有益的结果。Actor不一定是实际的用户,而是代表用户的角色。这种定义突出了用例的核心价值,即它们能够清晰地表述系统应该如何与用户交互,以及这种交互将如何为用户提供价值。 用例分析的主要优点在于它能够帮助团队理解系统的功能需求,促进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并作为系统设计和测试的依据。一个完整的用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简述(Synopsis)、前置条件(Preconditions)、主成功场景(Primary Success Scenario)、扩展场景(Extensions)和后置条件(Postconditions)。用例分析不仅仅是描述系统做什么,还关注它如何应对各种可能的边界情况和异常。 在实践中,用例应尽可能具体和可执行,避免过于抽象或模糊。它们应该明确地指出每个步骤、期望的结果以及系统与Actor之间的交互细节。通过这种方式,用例分析能够提供一个全面的视图,展示系统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帮助开发团队构建出符合预期的高质量软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