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技术在煤孔隙分析中的创新应用

0 下载量 12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473KB PDF 举报
"核磁共振实验技术在煤孔径分析中的应用" 本文主要探讨了核磁共振(NMR)实验技术在煤炭孔隙和裂隙分析中的应用,这对于理解和评估煤层气的赋存条件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唐山矿、赵各庄矿、望峰岗矿的27个煤样进行T2核磁共振实验,研究人员能够获取这些煤样的T2核磁共振谱,从而揭示了不同煤矿的孔隙和裂隙发育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连通性。 T2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手段,能够提供关于样品内部孔隙结构的详细信息。T2弛豫时间反映了分子在磁场中自旋状态恢复到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它与孔隙的大小、形状和流体性质有关。在煤炭研究中,T2谱可以被用来区分孔隙和裂隙,因为它们的大小和流体填充情况不同,导致不同的弛豫时间。 通过对T2谱的分析,可以确定煤样的孔隙分布和裂隙网络特性。长T2弛豫时间通常对应于较大的孔隙或连通性较好的孔隙系统,而短T2弛豫时间则可能对应于微小孔隙或孤立的裂隙。了解这些特征对于预测煤层气的储集和流动能力至关重要,因为煤层气的储集主要依赖于孔隙和裂隙的空间分布和连通性。 此外,这项研究还指出,核磁共振技术为煤层气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工具。通过对不同煤矿的对比,可以揭示地质构造、成煤环境等因素对煤层孔隙结构的影响,进而为煤层气的开采策略提供依据。例如,如果发现某个煤矿的孔隙和裂隙连通性较好,那么这个煤矿可能更适合采用抽排或压裂等开采技术。 论文提到了几个资助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表明该研究是在国家支持下进行的高级别科研活动,旨在解决深煤层储层物性及其地质因素的关键问题。作者团队由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的专家组成,他们的研究方向涉及煤层气的勘探与开发,进一步强调了这项工作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核磁共振实验技术通过提供高分辨率的孔隙和裂隙信息,为煤层气的科学研究和资源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深入理解孔隙结构和连通性,可以优化煤层气的开采策略,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我国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