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控制器时钟源指南:外部与内部模式解析

需积分: 50 105 下载量 15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6.84MB PDF 举报
"这篇文档主要介绍了时钟源类型的指南,特别是针对椭圆曲线密码学的中文版内容,涉及了 PIC16F1829 微控制器的时钟系统。" 在微控制器的设计中,时钟源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设备的工作速度和时序精度。时钟源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模式。外部时钟源依赖于外部电路,如振荡器模块(EC模式)、石英晶体谐振器(LP、XT和HS模式)和电阻电容(RC)电路。内部时钟源则内置于设备中,拥有16 MHz高频内部振荡器(HFINTOSC)、500 kHz中频内部振荡器(MFINTOSC)和31 kHz低频内部振荡器(LFINTOSC)。 外部时钟模式包括EC模式,其中EC模式允许使用外部产生的逻辑电平信号作为系统时钟源。此模式有三种功耗模式:高功耗(4-32 MHz),中等功耗(0.5-4 MHz),和低功耗(0-0.5 MHz)。选择EC模式时,振荡器起振定时器(OST)会被禁止,使得上电复位或从休眠状态唤醒后无延时。器件的静态设计意味着停止外部时钟输入会使设备暂停工作,但能保持所有数据完整,重新启动时可无缝恢复。 另外,LP、XT和HS模式支持不同类型的石英晶体谐振器或陶瓷谐振器。LP模式适用于32.768 kHz的音叉型晶振,XT模式适合中等驱动电平的谐振器,而HS模式则适用于需要高驱动设定的谐振器。每种模式选择了内部反相放大器的不同增益设置,以适应不同速度和类型的谐振器。 在选择时钟源时,可以通过配置字1的FOSC<2:0>位或写入OSCCON寄存器的SCS<1:0>位来切换系统时钟源。这些选项使得在运行时可以根据需求动态调整时钟源,如选择Timer1振荡器或者外部时钟源。 理解和掌握时钟源的类型和工作原理对于正确配置和优化基于PIC16F1829的微控制器系统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低功耗和高性能的应用场景中。此外,文档还提醒读者注意英文原文档中的信息,因为它们可能包含更多细节和技术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