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C2410嵌入式硬件平台:TE28F320B FLASH接口电路设计与选型

需积分: 16 1 下载量 10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1.38MB PPT 举报
本文档主要探讨的是"FLASH接口电路设计"中的特定部分,即针对TE28F320B闪存芯片的引脚分布,以及嵌入式硬件平台的设计流程。文章首先介绍了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这一技术背景,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市场的32位RISC微处理器架构,ARM公司通过提供知识产权许可,促进了半导体厂商根据自身需求定制芯片。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章节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硬件选型和电路设计过程。这包括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构成,如微处理器(如S3C2410)、存储器(SDRAM、ROM)、输入输出接口(I/O)、模拟数字转换器(A/D)、数字模拟转换器(D/A)以及人机交互接口。此外,还提到了通用接口、实时操作系统(RTOS)、图形用户界面(GUI)、BSP/HAL板级支持包(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用于简化硬件编程)和文件系统的重要性。 硬件层、OS层、驱动层和应用层的划分展示了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协作关系,同时列举了常见的接口技术如串口、并口、USB和以太网,以及外设如LED、LCD、触摸屏、鼠标和键盘。在软件选择上,提到Linux、uCLinux和uC/OS-II等操作系统选项。 开发步骤中,系统需求分析是关键,包括功能性需求(如功能实现和操作方式)和非功能性需求(如性能、成本等)。体系结构设计则涉及硬件和软件的划分,以及选型决策。接着是硬件/软件协同设计,确保两者同步进行。系统集成和测试阶段确保所有组件正确工作并满足规格要求。 最后,文档聚焦于UP-NetARM2410教学系统,详细解析了硬件设计的具体实施,包括硬件组成、S3C2410X的内部结构图及其丰富的片上资源,如中断源、缓存和多通道I/O处理能力。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如何设计和构建一个高效、功能完备的嵌入式硬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