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IB接口详解:从HPIB到IEEE 488.1和488.2

需积分: 27 12 下载量 2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9 收藏 154KB PDF 举报
"GPIB简介,介绍GPID488.1和488.2" GPIB(General Purpose Interface Bus),最初由惠普(Hewlett-Packard)公司开发,称为HPIB(Hewlett-Packard Interface Bus)。在1975年,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基于HPIB制定了ANSI/IEEE Std 488.1-1975标准,即IEEE 488-1975,这是可编程仪器的数字接口标准。1978年,该标准进行了修订,成为IEEE 488-1978。HPIB、GPIB和IEEE 488实际上指的是同一标准,即1978年的修订版。 这个标准定义了硬件层面的电气和机械特性,如连接器、电缆的规范,以及数据传输的握手协议。然而,IEEE 488-1978并未明确规定软件层面上的命令格式、参数类型和结束字符等,导致了不同设备间的兼容性问题。因此,惠普和泰克(Tektronix)等主要厂商在1987年对标准进行了细化,分为硬件标准IEEE 488.1-1987和软件标准IEEE 488.2-1987。 IEEE 488.1-1987是对1978年版本的更新,继续规定硬件接口的标准。而IEEE 488.2-1987则是一个全新的软件标准,名为“IEEE标准码、格式、协议及共同命令”,它定义了控制命令的结构、参数的类型、共同的命令集和状态报告的格式,从而解决了软件兼容性问题。 GPIB汇流排的基本架构允许控制器(通常是电脑)和测量仪器(设备)通过并行连接组成自动化测量系统。连接方式有两种:线式串接和星形连接。线性串接中,设备按顺序逐个连接,形成一个测试回路;而星形连接则是所有设备都连接到中央控制器,提供更灵活的配置。 GPIB接口的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实验室自动化和工业测试领域,因为其能方便地控制和通信多个仪器。这种接口允许用户通过统一的命令集来操作不同的设备,提高了测试和测量的效率。不过,随着USB、Ethernet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GPIB在现代设备中的应用逐渐减少,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在特定领域的持续使用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