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P基础:原理、应用与杉德公司案例

需积分: 48 13 下载量 3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2.86MB PPT 举报
本资源主要探讨了企业MRP设计原理及实现方案,涵盖了MRP(物料需求计划)的发展历程及其关键概念。从早期的定货点法到后来的时段式MRP和闭环MRP,直至MRPII(制造资源计划)和ERP(企业资源计划),这些阶段反映了制造业库存管理和生产计划的演进。 1. **定货点法** (1940年代):这是早期的基本库存管理策略,通过设定物料的定货点来决定何时补货,以解决不缺料和少积压的问题。定货点法依赖于历史消耗率和预先确定的提前期,但缺乏灵活性,且对需求预测准确性要求较高。 2. **时段式MRP** (20世纪60年代):引入了时间维度,考虑了物料需求的时间序列,解决了定货点法中的即时需求和到货时间不确定性。它通过分解物料需求为独立和相关需求,结合物料清单(BOM)和生产计划,提高了计划的精确性。 3. **闭环MRP** 和 **MRPII** (1970年代至1980年代):闭环MRP强调了反馈机制,将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消耗和库存状态纳入计划,使得需求预测更为准确。MRPII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集成生产、物流、财务等多方面信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4. **ERP** (1990年代):企业资源计划的出现,标志着管理信息系统向全面集成和模块化方向发展,能够处理企业全局的信息流和业务流程。 5. **SANDMRP设计方案**:这部分内容具体介绍了SAND公司针对MRP的实施策略,包括系统在实际企业中的应用,强调了如何创建和设计MRP基础数据,如车间WIP(在制品)和BOM结构,以及工艺路线等,确保MRP规则的有效执行。 6. **设计原则**:在设计MRP时,关键因素包括定义明确的Item(库存)数据、完善的BOM结构、精确的工艺路线以及合理的前提条件。应用MRP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方法,同时考虑到提前期、安全库存、最大库存等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采购和生产计划。 本资源提供了详尽的MRP系统设计框架,从历史背景到当前实践,帮助企业理解和实施有效的物料需求计划,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